《岑嘉州詩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岑參(715~769),南陽人。盛唐著名詩人。曾任嘉州(轄今四川樂山、峨眉等地)刺史。岑參與高適齊名,后世并稱為兩大邊塞詩人。岑參曾兩度出使西域,“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余載,極征行離別之情,城障塞堡,無不經(jīng)行。博覽史籍,尤工綴文,屬詞清尚,用心良苦,詩調(diào)尤高,唐興罕見此作?!?《唐才子傳》)。岑詩現(xiàn)存460多首。他以奇峭俊麗的風格,描繪了邊地光怪陸離、變幻莫測、瑰奇壯麗的風光,氣勢磅礴雄偉,想象奇特,充滿浪漫主義和樂觀精神,反映的生活面廣闊,具有鮮明的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成就當在高適之上,為唐代邊塞詩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岑參的詩,在當時即受到廣泛的重視,邊遠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也喜歡他的詩歌。據(jù)杜確《岑嘉州詩集序》記載:“每一篇絕筆,則人人傳寫,雖閭里士庶,戎夷蠻貊,莫不諷吟習焉。”陸游贊許岑參“筆力追李杜”,以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跋岑嘉州詩集》)。他的邊塞詩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都是用他擅長的七言歌行體寫成的。他用歌行體描繪壯麗多姿的西域邊塞風光,為唐詩的繁榮作出了貢獻。尤其是到過西域的著名詩人很少,岑參的這些作品就尤其是珍貴。岑參還有寫景、述懷和贈答題材的作品,也有佳篇。
岑參去世后,杜確編有《岑嘉州詩集》10卷。至宋代,演變?yōu)?卷、8卷、10卷三種刊本。明刻本中最著名的是熊相的7卷本,《四部叢刊》據(jù)此影印。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陳鐵民、侯忠義的《岑參集校注》,是目前岑參最好的本子?!度圃姟反嬖?卷。
上一篇:《山中白云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崇文總目》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