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不因人熱
典源出處 《東觀漢記 ·梁鴻》:“梁鴻少孤,以童幼詣太學受業,治 《禮》、《詩》、《春秋》。常獨坐止,不與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
釋義用法 后漢梁鴻 (字伯鸞) 少時在太學求學,不與人同食,也不用人的熱鍋灶,自己另行點火做飯。后以此典表示不依賴、倚仗他人。
用典形式
【不因人熱】 清·陳大章:“伯鸞本不因人熱,中散從知與世疏。”清·黃鷟來:“生成原不因人熱,冰雪還禁嶠外寒。”
【恥炊同舍釜】 清·江闿:“乏食恥炊同舍釜,罷官孰寄草堂貲。”
【梁鴻不因熱】 唐·駱賓王:“潘岳本自閑,梁鴻不因熱。”
上一篇:詩詞典故《不樂為車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不疑誣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