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章法一線》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從獨宿寫景生情,先從客至華榻引起。猿鳴燈睒,仍就獨宿上結,章法一線。(愛新覺羅·弘歷《唐宋詩醇》卷二十八)
【詩例】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
長沙千里平,勝地猶在險。
況當江闊處,斗起勢匪漸。
深林高玲瓏,青山上琬琰。
路窮臺殿辟,佛事煥旦儼。
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廣。
是時秋之殘,暑氣尚未斂。
群行忘后先,朋息棄拘檢。
客堂喜空涼,華榻有清簟。
澗蔬煮蒿芹,水果剝菱芡。
伊余夙所慕,陪賞亦云忝。
幸逢車馬歸,獨宿門不掩。
山樓黑無月,漁火燦星點。
夜風一何喧,杉檜屢磨飐。
猶疑在波濤,怵惕夢成魘。
靜思屈原沉,遠憶賈誼貶。
椒蘭爭妒忌,絳灌共讒諂。
誰令悲生腸?坐使淚盈臉。
翻飛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維重,政化類分陜。
禮賢道何優,奉己事苦儉。
大廈棟方隆,巨川楫行剡。
經營誠少暇,游宴固已歉。
旅程愧淹留,徂歲嗟荏苒。
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頻染。
展轉嶺猿鳴,曙燈青睒睒。
【解析】
此詩前半篇描寫陪人游寺。“湘西兩寺”指長沙的岳麓寺和道林寺。詩歌先描寫湘西的環境、兩寺的地勢和沿途的景色。從“路窮臺殿辟”一句,進入游寺。當時正是秋末,暑氣沒有全消,韓愈陪同杜侍御一會兒行走,一會兒休息,彼此無拘無束。而“暑氣尚未斂”一句,又引出了“客堂喜空涼,華榻有清簟”,也為下面寫獨宿作了鋪墊。接著韓愈陪同杜侍御坐在客堂中休息,吃著當地的蔬菜和水果。韓愈很客氣地表示“伊余夙所慕,陪賞亦云忝”,這已是告別之語了。于是杜侍御先離寺而去,韓愈獨宿在山中。詩的前半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陪人游寺的過程的。
這首詩如果就此結束,可以說是平鋪直敘,了無深意。韓愈卻在“獨宿”之感上大作文章,先是觸景生情,又因夢魘而發感慨,層層推衍,思緒無端,最后再落腳到夢醒天欲曙。這種結構是從“獨宿”起,再以“獨宿”結,首尾相連,這就是所謂 “章法一線”。
具體而言,詩的下半篇先寫環境和景物。夜黑無日,只有遠處的漁火如星光點點,這說明山樓地勢較高,可以下瞰湘江。夜深時風吹樹木,聲如波濤,使詩人在睡夢中驚恐不安。繼而寫詩人夢魘中的感覺和聯想,詩人聯想到了屈原和賈誼兩位歷史人物。屈原自沉于湘江,賈誼在此地被貶,而且兩人都是因小人讒言而遭遇不幸的,這觸動了詩人同病相憐的感慨。韓愈于貞元十九年 (803年) 被貶為陽山縣令,到永貞元年 (805年)遇赦,后赴江陵任法曹參軍。這首詩即作于此間。韓愈以屈、賈的遭遇自比,也借讒毀屈、賈的小人來斥責讒毀自己的小人。“誰令悲生腸”四句寫夢中的感慨,既是悲人也是自悲。而“翻飛乏羽翼”一句,借夢魘的感覺抒發胸中的郁悶不平之氣,耐人尋味。接下的十句扣緊詩題中“獻楊常侍”(楊憑)的內容,贊美楊常侍的美德,為他未能同游而表示遺憾,言外還有請他援引的意思,這又從夢中感慨轉回到“游寺”一事。再以“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頻染”,來收結夢中有感于屈、賈并作詩以獻的事,最后以 “展轉嶺猿鳴,曙燈青睒睒”作結,又收回到“獨宿”。這可以說是層層鋪展開來,又層層收結回去,既能節外生枝,又能一線相連。這首詩的結構之妙,正如程學恂《韓詩臆說》所評:“此詩先敘寺,再敘陪游,再敘獨宿,后贊常侍之賢,惜未同游,而自明作詩之旨。此一線章法,唐人多有如此。妙在因獨宿而述所感,因夜風而疑波濤,因波濤而思屈、賈,因屈、賈而恨群小之妒忌讒諂,不覺觸動自己平生遭遇,茫茫交集。其運思也如云無定質,因風卷舒。”此詩能在一線相連的敘事結構中,穿插進深沉的身世感慨,充分顯示了詩人才思敏捷、作意好奇的特點。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有原有委》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章法整密》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