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一路逼去》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詩律細”、“酒杯寬”,用一路逼去,逼到路十九身上去。路十九愛先生,是愛其律之細也。……今之酒杯寬者,算來只有一個路十九。……路十九家,真是遣悶之地。是日雨中性急要去,語語作相逼之勢。是為戲呈也。(金圣嘆《唱經堂杜詩解》卷三)
【詩例】
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杜甫
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
黃鶯并坐交愁濕,白鷺群飛太劇干。
晚節漸于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
惟君最愛清狂客,百遍相過意未闌。
【解析】
文人總是與酒沾邊的。李白號稱酒仙,有斗酒詩百篇之譽。杜甫大約也是“嗜酒如命”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典衣買醉,可見酒的誘惑力之大。但詩人喝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首戲呈路十九的詩意在索飲,舊有人認為杜甫在詩中有寒氣之態,實在是對老杜的誤解。杜甫是個嚴肅的大詩人,嗜酒而不是酒徒。詩是“戲呈”,卻是為了“遣悶”。詩中語語相逼,并非只是要逼到酒喝——酒是不逼也喝得到的——要逼出來的是詩人的心中之悶。
所謂“逼”,即在結構上層層推進。先寫悶之由來,昨夜一場大雨,詩人早上起來感到天氣微寒,枝頭的黃鶯因寒濕而“并坐交愁”;江浦畔的白鷺羽毛干得很快,已經雨后群飛。詩人在前四句極力營造出的是一種沉悶的氛圍,讀來有一股壓迫感。詩人處在這樣的環境里,不免心情悒郁,況且黃鶯尚可并坐,白鷺亦是群飛,更襯出詩人獨坐之孤寂了。這是結構的第一層,極言悶,為第二層解悶作了鋪墊。
詩的后四句寫悶之所遣,即結構的第二層。頸聯與尾聯以自問自答的方式,編成了一只圓環,直套到路十九的頭上。先是頸聯以“酒杯寬”對“詩律細”逼出了路十九。“一路逼去”,由所處之境,逼到所想之人、所思之酒。詩人說自己“晚節漸于詩律細”,此句在詩中出現頗為突兀,但引出了下聯以“酒”和“詩”相對,使得路十九的出場成為順理成章之事。詩人說自己晚年寫詩漸趨瑣碎細密,我們倒不妨把它理解成是一句自負之語,意在言路十九家的“酒杯寬”是憑自己的“詩律細”換來的。拿詩換酒,一個愿拿,一個愿換,公平合理。后是尾聯以“惟君最愛清狂客,百遍相過意未闌”再次進逼路十九。這兩句詩使得全詩結構的波浪一層高過一層,終于到達目的地。詩人之悶和路十九有了更深刻的關聯。言我之清狂,唯君最愛,所以要一遍一遍地想去路家,以至百遍都不減興致。今日造訪索飲,不過意料中事。詩人以清狂客自居,貌似調侃自己,其實是內心飽含苦悶,無可排遣而出的憤懣之語。可以說,清狂是一種與世不可調和的性格。詩人清狂,唯路十九“最愛”,可見路不僅是詩人酒的知己、詩的知己,也是詩人心靈的知己。尾聯意在告訴讀者,不僅詩,詩人自己的清狂,也是可以換到酒喝的。一路逼去,是憑真本事、真性情相逼,不是耍無賴。
詩是詩人心境心態的自然流露。這首戲呈索飲的詩,結構上層層推進,筆勢語語相逼,見出詩人想借酒澆愁的急迫心理。在戲語的背后,隱含了詩人不盡的辛酸。要之,所謂一路逼去,即經過層層推進:先述天氣微寒之環境,再寫晚歲以詩索酒的凄涼,末結路氏之最愛客,自然逼出詩之主旨: “路十九家,真是遣悶之地。”故全詩結構完整,一氣呵成。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一氣貫注》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一句一轉》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