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鳴①,鹿兒呦呦在叫鳴,
食野之蘋②。地里相邀吃野蘋。
我有嘉賓,我處有滿座嘉賓,
鼓瑟吹笙。彈瑟吹笙表歡迎。
吹笙鼓簧③,吹笙按簧聲悠揚,
承筐是將④。滿筐禮品贈嘉賓。
人之好我⑤,各位賓客愛護我,
示我周行⑥。教以道理悅我心。
呦呦鹿鳴,鹿兒呦呦在叫鳴,
食野之蒿⑦。呼吃香蒿地里行。
我有嘉賓,我處有滿座嘉賓,
德音孔昭⑧。德高望重傳美名。
視民不恌⑨,不以輕佻示百姓,
君子是則是俲⑩。君子仿效有典型。
我有旨酒,我有美酒敬客人,
嘉賓式燕以敖(11)。貴賓暢飲喜盈盈。
呦呦鹿鳴,鹿兒呦呦在叫鳴,
食野之芩(12)。地里相邀吃黃芩。
我有嘉賓,我處有滿座嘉賓,
鼓瑟鼓琴。宴會上彈瑟鼓琴。
鼓瑟鼓琴,宴會上彈瑟鼓琴,
和樂且湛(13)。賓主和樂齊盡興。
我有旨酒,我有美酒敬客人,
以燕樂嘉賓之心(14)。用以樂貴賓的心。
[注釋]①呦呦:鹿鳴聲。②蘋:藾蒿,草名。③簧:笙中的舌片④承:捧。筐:用以盛幣帛的竹器。將:送、獻。⑤人:指賓客。
好:愛、愛護。⑥示:告訴、指示。周行:大道。引申為至美之道、治國之道。⑦蒿:青蒿、香蒿,草名。⑧德音:道德名譽。孔:很。昭:明。⑨視:示。恌(tiao):同“佻”,輕佻、奸巧。⑩則:法則。傚:仿效。(11)燕:通“宴”。敖:同“遨”,游、游樂。(12)芩:黃芩,草名。(13)湛:深厚。朱熹《詩集傳》:“湛,樂之久也。”(14)燕樂:安樂。
[賞析]本篇以周王在宴會上祝酒的口氣抒寫,為周代貴族宴會時所唱的一首樂歌。它反映了周王宴會群臣、賓客的盛況,闡明和強調了為君者需以誠意對待賢臣嘉賓(給以隆重的禮遇),則臣下始得盡其忠心,君臣融洽相處,國運才能興隆的深刻道理。可以說這是一首以宣揚加強統(tǒng)治階級內部團結為主題的詩篇。
全詩共三章,都以“呦呦鹿鳴”起興。《毛傳》:“鹿得蘋,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fā)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是說宴會主人(《毛詩正義》以為指周文王)也有如同野鹿和睦群處、相呼共食一樣的懇誠之心,故設宴熱情款待群臣、嘉賓。詩的首章,重點是寫宴會進行的盛況,賓客滿座,樂聲并作,飲宴以后還贈以滿筐的禮品,確實是一派歡悅的氣氛。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主人待客(群臣嘉賓)的誠意。正是因為有誠意,才進一步贏得了眾賓客的心,使他們敢于陳述政見,提出忠告,愿竭誠為王室獻計效力。“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兩句,寫出了謙誠待下的結果。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的敘述、評價中,也不難看出宴會的主人是一個具有開明政治態(tài)度與政治遠見的人。第二章,重點是寫主人對群臣嘉賓德行的贊頌。上章已經(jīng)寫到群臣嘉賓進獻有益于治國的言論,這里又進一步寫他們的品德也是高尚的,以說明群臣嘉賓的言行是一致的。這樣,他們才能作為下級官吏、百姓效法的榜樣。對群臣嘉賓的贊揚中,又含有勉勵的成分,那是希望他們進一步提高道德修養(yǎng),以身作則,幫助更好地治理國政。字里行間,也流露出宴會主人為國運興隆而思賢若渴的一片誠意。第三章,寫宴會進入高潮時的情景。上一章,沒有寫到奏樂,那是因為群臣嘉賓要恭聽宴會主人的講話,所以氣氛較為肅靜。至此,樂聲又起,歡樂的宴會在繼續(xù)進行。和宴會開始時相比,這時奏樂所用樂器中添上了琴。《禮記·樂記》說:“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風俗通》也提到“琴者,樂之統(tǒng)也。……大聲不喧嘩而流漫,小聲不湮滅而不聞,適足以和人意氣,感發(fā)善心也”。可見,在宴會上“鼓瑟鼓琴”,除了增添歡樂融洽的氣氛以外,也還有以此陶冶情操、增進主客(君臣)團結的用意。“和樂且湛”,是說在歡樂悠揚的樂聲中,宴會進入高潮,賓主俱已盡興。一個“和”字,寫出了禮、樂并用,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消除了相互間的猜疑,促進了君臣的團結。最后,以“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二句結束全詩,再次表明主人以禮待客的誠意。為什么如此殷勤待客,一方面是為了讓他們高興,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贏得他們內心的敬重,從而使他們亦能以禮待己,不斷教以治國良策。
這首詩,采用了比興的手法和反復詠唱的疊章形式,寫出了周王的心態(tài)及宴請群臣嘉賓的過程與盛況,反復表達了君主的“誠”可以引來群臣的“敬”這一主體思想,渲染了宴會進行時歡暢和樂的氣氛。“至其音節(jié),一片和平,盡善盡美,與《關雎》同列四詩之始,殆無貽議云。”(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由于此詩展示了周代先王開明的政治態(tài)度,“待群臣如待大賓”(方玉潤語)的開闊胸襟,以及為整治、振興國家而求賢若渴、嚴于律己的精神,又曾定為朝廷燕禮所用的樂歌,故對后代統(tǒng)治者在思想上有過約束或啟迪作用。歷代名臣、士子又往往以《鹿鳴》中禮遇臣賓的周王為榜樣,以其為標準,來衡量、要求當代君王,譴責專制統(tǒng)治因此,《小雅·鹿鳴》成了歷史上一些進步人士抨擊專制政治及世道黑暗的精神武器。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小雅·鹿鳴》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由周王宴請群臣嘉賓,到一般貴族宴會,乃至鄉(xiāng)飲酒時及科舉時代鄉(xiāng)試放榜后為有關舉子、鄉(xiāng)貢士舉行的宴會上,均歌《鹿鳴》。由此可見,作為宴饗詩的《鹿鳴》,對后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上一篇:《鹿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黃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