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未明,東方沒亮天尚黑,
顛倒衣裳。下裳顛倒作上衣。
顛之倒之,顛來倒去穿衣裳,
自公召之。公爺召喚緊又急。
東方未晞①,東方未曉天無光,
顛倒裳衣。顛顛倒倒穿衣裳。
倒之顛之,倒去顛來衣裳穿,
自公令之。公爺催急心慌忙。
折柳樊圃②,折柳編籬圍菜圃,
狂夫瞿瞿③。狂夫監視瞪眼怒。
不能辰夜④,黑夜白晝混不分,
不夙則莫⑤。不是絕早就是昏暮。
[注釋]①晞(xi):破曉。②樊:藩籬。此處作編制籬笆解。③狂夫:瘋漢。此指公爺派來的監工。瞿瞿:瞪眼怒視的樣子。④辰:通“晨”。指白天。⑤莫:通“暮”。
[賞析]這首詩反映的是下層人民對繁重官差的不滿。
詩歌的第一、二章,描述了一個極富戲劇性的瞬間場景:詩中主人公在摸黑中,慌急忙亂地把兩手伸入褲管,雙腳蹬進袖筒。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顛倒”,是由于突然傳來了公府老爺的召令,一則來得太早,他還在酣睡之中;再則來得太緊太急,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應差,否則等著他的將會是難以忍受的嚴懲、酷刑。“顛倒裳衣”是可笑的,然而它卻極精煉、極生動地表達出了詩中主人公此時此刻特有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征。這樣的細節提煉,融和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來傳神,且令人笑中帶哭。
第三章則是直抒胸臆:詩中主人公從被窩中被拉來服役,正常的生活權利遭受到肆無忌憚的踐踏,而更令人氣憤的是,還要受到監工狂夫的怒目瞪視。生活是多么地不平啊!“不能辰夜,不夙則莫”,原來,生活的顛倒,是由于老爺們分不清白天黑夜的昏聵糊涂所造成的。老爺們當然不是分不清黑夜白天,而是權勢和貪欲,需要受壓迫的人民沒日沒夜地為他們勞作。結尾這兩句詩,回應了前兩章的“顛之倒之”。在這里,詩人運用了既幽默又辛辣的諷刺手法,傾訴出了自己滿腔的怨恨之情。
上一篇:《東方之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東門之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