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lián)·褚遂良
字登善,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褚亮之子。年輕時為秦州都督府鎧曹參軍;太宗朝,歷任秘書郎、起居郎、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中書令等職。貞觀末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命輔政。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人稱“褚河南”。累遷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后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屢貶至爰州(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刺史,歲余卒。他的書法初學(xué)史陵、歐陽詢,繼學(xué)虞世南,后取法二王,融會漢隸,自成一格。他于隸書《禮器碑》獲益較多,此碑書法精妙俊逸,筆法承春秋以來齊國青銅器之特色,創(chuàng)纖而能厚之書風(fēng),寄險奇于平正,寓疏秀于嚴(yán)密。褚遂良由此碑“變隸為楷,而一點一拂無不稟程”(王澍《虛舟題跋》),同時,更食而化之,以綽約豐姿確立了自家面目。豐艷流暢,變化多姿,世人以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相傳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嘆無人可與論書,魏徵薦遂良曰:“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嘗購?fù)豸酥畷E,時莫能辨其真?zhèn)危炝紓湔撍觯虨樽C據(jù),一無舛誤。
唐李嗣真《書后品》列其書上之下品,云:“褚氏臨寫右軍,亦為高足,豐艷雕刻,盛為當(dāng)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唐張懷瓘《書斷》卷中列其行、隸書為妙品,曰:“少則服膺虞監(jiān),長則祖述右軍。真書甚得其媚趣,若瑤臺青璅,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增華綽約,歐、虞謝之。其行、草之間,即居二公之后。”清阮元《南北書派論》云:“褚遂良雖起吳、越,其書法遒勁,乃本褚亮,與歐陽詢同習(xí)隋派,實不出于二王。”傳世書跡有《伊闕佛龕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玄齡碑》、《孟法師碑》、楷書《倪寬贊》、《賜觀帖》、《陰符經(jīng)》、《靈寶度人經(jīng)》、《千字文》、行書《枯樹賦》、《帝京篇》、《文皇衰冊》、《千字文》及臨王羲之《蘭亭集序》等。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蝴蝶裝
下一篇:古代典籍·論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