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探春》解說與賞析
探春是賈寶玉的異母妹妹,和賈環同是趙姨娘所生。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庶出的小姐要比嫡母生的矮一截。男家攀親時都要問清楚姑娘是正出還是庶出,第55回鳳姐對平兒說:“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里!”“女兒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逼鋵嵷M止“輕狂人”,達官清門覓配都是如此。庶出小姐在老媽子丫頭眼里,地位也低于正出,第74回里王善保家的抄到探春房里,所以敢于對探春涎皮笑臉地撩她的裙子,其中一個念頭就是“況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這個愚昧昏聵的老婆子之所以自討沒趣,挨了探春一耳光,正是吃了這個念頭的虧。詎不知這位三姑娘是個誰都惹不起的“刺玫瑰”。
然而探春絕不是潑辣、兇悍、鳳辣子一流的女子,她是賈府兄弟姊妹中最能干、最識大體、最通情達理、最有膽識的一個。她儒雅風流,大觀園結詩社的雅舉是她倡議的;她多情,對她喜歡的寶二哥送親手做的鞋子;她精明,第56回描寫她主持家政興利除弊的識見和能耐連鳳姐也不得不暗暗嘆服;她恪守禮法,尊重嫡庶名分而將自己擺在與父親相聯的位置上,以消彌事實上是庶出的缺陷,第55回她對生母趙姨娘的詰責和諫諍使自己牢牢地占住主子身分,當然這是她最大的隱痛,她必須從不利地位和兩難境地中擺平位置、維護大局又贏得尊敬;她統馭自己的丫頭侍婢儼然如統帥駕馭將士,既有威嚴又個個貼心,第74回對付抄檢大觀園時,她所表現的氣派把她的精明強干寫得十分精采。她不像鳳姐那樣狠毒,宅心仁厚正派;又不像薛寶釵那樣陰柔含蓄,爽朗明快得多;不像林黛玉那樣嘴上不饒人,出言尖刻,而是有禮有節,掌握恰當的分寸。比之迎春的懦弱寡斷,惜春的孤介迂拗,則更為卓然高出一頭;至于和一母所生的賈環之顢頇愚頑相較,就格外清濁分明。這是一個性格鮮明、血肉飽滿的形象,是曹雪芹塑造得最出色的女性典型之一。
她的性格具有高度的邏輯合理性,簪纓書禮世家的出身賦予她以恪守宗法禮教的自覺。她的明嫡庶、維正統出自本心,絕非矯揉造作;庶出的身分使她格外自重、矜持,她責怪生母趙姨娘“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第60回);這個身分也使她特別敏感,受不了哪怕是最輕微的如王善保家那樣的冒犯;從維護自己高貴的身分出發,又必然推廣而及關心家族的命運,痛心于導致家族毀敗的事端。第74回中她垂涕以道的“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確實是她切膚之痛的深沉的感慨。第5回十二金釵冊上評她為“才自清明志自高”,是十分符合她的性格的。
但曹雪芹如果只寫了她性格的這一面,那么形象還是比較單薄的,她又有少女的天真善良,風雅脫俗,正直而不板滯,精明而不失溫婉;在大觀園的眾多少女之間,才華雖不及林、薛,卻超于賈家姊妹之上,是三姊妹中唯一可以和林、薛爭衡的一個。做人又知情識趣,周旋于尊長、姊妹兄嫂、婢仆之間,應付得體,卻非一味阿順;行為檢點而出于自然,不露鋒芒,不落話把。細品起來,賈府上下男女那么多人沒有一個趕得上她。小說開頭她并不顯眼,只在第17回至第18回中元妃省親時點出“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上”,但越到后來,三姑娘這個人物便越顯得重要。第37回倡議結海棠詩社起頭角嶄露,隱然成了大觀園活動的主心骨; 接著代理主持家政,顯示了她是榮國府中的突出人才;而抄檢大觀園一幕,將她的凜不可犯的風骨表露得淋漓盡致。這兩場戲是《紅樓夢》中用力極大的精采場面,探春被作為主角,簇擁到舞臺的中央,濃墨重彩,寫得神情飛動,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從這個人物身上,透露了賈府由盛至衰的發展過程的轉折:結詩社是大觀園的全盛時期,代理主持家政顯示了這個家族的內囊的空虛和衰敗征兆,而抄檢大觀園一幕,表明外患內憂已注定了這個家族的毀滅。誠然,《紅樓夢》是一部結構緊密、縱橫表里都互為激射回護的小說,賈家命運的發展體現在每一個重要人物的刻劃暗示上,但像探春身上這樣體現得集中和明朗的并不多見,從這個意義上,探春是這部大家族興衰史中的一個中心人物。
曹雪芹寫這個大家族毀滅的史詩,是懷著沉痛的身世之感的。追懷這日漸陵夷而終于毀滅的家族的命運,不能不系情于探春這個曾經有作為、有膽識的理想人物。小說一開頭就寫道:“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哉! 實愧則有余,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 ……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 從《紅樓夢》中的這群女性來細細考較,能夠挽救賈府敗滅,維持“天恩祖德”、長保“錦衣紈绔”、“飲甘饜肥”的大家族興旺的人,林黛玉無能為力;史湘云是匆匆過客;薛寶釵也是客,即使后來嫁到賈府,也為時已晚;迎春這個“二木頭”自保不暇;惜春生就的尼姑命;王熙鳳作惡多端,家一半壞在她手里;寡婦李紈是好好先生,剛斷不足。再沒有像探春這樣才、膽、識俱全,適合于挽救賈家敗亡的人才了。
在曹雪芹的筆下,《紅樓夢》中的人物幾乎都有缺點,否定性的人物不論,即使是作者鐘愛的人物,都有批評,有微詞,唯獨對探春是全盤肯定,無一貶辭。作者的憂患是探春的憂患,作者的憤慨是探春的憤慨,作者要發泄的由探春來發泄,探春是作者的理想和希望。賈府上下都昏昏噩噩地隨著大家庭的敗落之波漂流,唯獨探春清醒地察覺到這只船在沉下去,自己將隨之殞滅而挽救無力,這才是悲劇中的大悲劇,曹雪芹所說的“大無可如何”的沉痛之所在。
因此,在探春挽救大家族敗落的無力,在她悼惜和憤慨這敗落趨勢的沉痛里,曹雪芹的愛恨、感情態度和價值觀的底蘊也和盤顯露,這個人物的重要意義在此。
上一篇:《儒林外史·諸名賢議禮祭祠》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賈迎春》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