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武松》解說與賞析
武松是歷來人民群眾理想中的英雄,戲劇、曲藝中都有武松的劇目與段子,久演不衰,就是很好的證明。
要復仇就要有必要的手段。武松的復仇,就是靠其驚人的武藝。施耐庵為了表現武松的獨特性格,別有風趣地把武松驚人的酒量與非凡的武藝結合起來。武松也常說:“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 可見武松的膽量、武藝,是和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在“三碗不過岡”酒店里,別人喝三碗便過不去景陽岡;他卻一連喝了十五碗,是一般人的五倍。他不但沒有醉倒,而且還在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了獸中之王——老虎。武松打虎,寓意是相當深刻的,力大無比而又殘忍的獸中之王都被武松踩在腳下,何況人中之獸呢!
武松的復仇手段與李逵不同,李逵主張“先打后說”,并且從不考慮后果。打過之后,遠走高飛,一逃了之。武松則不然,他說得出,做得到,敢做敢為,只要打了仇人,報了仇,縱使以命相抵,也在所不惜。但是武松這個頂天立地的英雄,由于他生活在腐敗黑暗的封建社會,在他的思想中,封建的思想意識也是相當嚴重的。一方面他打抱不平,甚至天也不怕;另一方面他又相信官府,因此,屢屢上當受騙。單從現象上來看,好像是矛盾的,但從武松性格發展上來看,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卻又是統一的。
武松好打抱不平,是他英雄性格的自然顯露,他相信官府也自然有他一定的原因。因為他出身貧苦,常期飄泊江湖,飽受人生艱辛。當他因打死了景陽岡上猛虎,意外被陽谷縣知縣提攜為步兵都頭時,武松也就立即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由于武松地位的改變,使他對封建統治階級缺乏應有的認識,從而對封建律條也抱有幻想。由于武松對陽谷知縣的“抬舉”抱有感激之情,自然在行動上也樂意效勞,甚至將陽谷縣知縣搜刮來的金銀親自送到東京。因為武松對封建統治階級缺乏應有的認識,屢遭封建統治階級的愚弄與陷害。
當他從何九叔那里得知胞兄武大郎是被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合謀用砒霜毒死之后,武松不是直接去向仇人報仇,而是去官府首告,妄圖依靠官府為兄長伸冤。可是他哪里知道,奸夫西門慶已經賄賂了知縣。知縣得了銀子,還訓斥武松“不省得法度”。在這種情況之下,武松才不得不殺了西門慶與潘金蓮,為胞兄報了仇。可是他不像李逵那樣,打死了人,一逃了之。武松卻又要去官府自首,結果等于自投羅網。但是武松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為兄復仇,自然有他復仇的本領。他在獅子樓斗殺了惡霸西門慶,為胞兄報了仇。在孟州牢城營中,又為義弟施恩報仇,拳打了霸占施恩經營的快活林的蔣門神。可是諸多坎坷,并沒有使武松對封建統治階級有較為清醒的認識。當張團練要為蔣門神報仇,勾結孟州張都監陷害武松時,武松仍沒有絲毫察覺。
張都監對武松用刑時,武松還沒有識破張都監的廬山真面目。武松不招,張都監命獄卒“拿起批頭竹片,雨點地打下來”。這一打,倒使武松清醒了,他尋思道“叵耐張都監那廝,安排這般圈套坑害我,我若能掙扎得性命出去時,卻又理會”。雖然武松招了供,但不是屈服,而是開始覺悟的表現。從此武松對封建統治階級才打消了任何幻想,并與之一刀兩斷,他那悲壯殘忍的復仇手段,才在他那清醒的頭腦和驚人的力量與武藝中進發出來。
武松復仇殘忍兇狠,完全是封建統治階級逼出來的。武松血濺鴛鴦樓時,共計殺人一十五口。他還自己做事自己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用血在墻上堂堂正正地寫上“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其行為何等磊落!
武松由于對封建統治階級抱有幻想,相信封建律條,所以他才步步上當受騙。 他上梁山之后, 他才不相信封建統治階級的招安能與梁山什么好處。當宋江提出招安時,武松第一個反對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兄弟們的心。”封建統治階級每次招安,都遭到了武松、魯智深、李逵諸人的堅決反對。上山前,宋江曾與武松談起招安之事,當時武松并沒有反對。在梁山上宋江又提起招安時,武松卻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說明武松在血濺鴛鴦樓之后,對封建統治階級再也沒有什么幻想了。這一點,在平定方臘之后,表現得更為突出。
平定方臘勝利之后,梁山弟兄千辛萬苦,死傷慘重,武松也殘廢了。宋江與盧俊義等認為大功告成,該還朝受封了。武松則有較為清醒的認識,他這樣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愿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閑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沒有進京受封的還有魯智深、李俊等。在招安問題上,李俊雖然反對,但沒有武松、魯智深突出。但魯智深在“圓寂”時還要換上一身“御賜的僧衣”,以示榮耀。而武松上梁山之后,一直對封建統治階級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眾弟兄歡呼勝利,還朝受封時,他看破了紅塵,視爵祿為糞土,甘心做“清閑道人”,以至“八十善終”。
階級斗爭的殘酷,生活的坎坷,道路的曲折,既折磨了武松,也鍛煉了武松,更使武松逐漸成熟起來。他多次身陷縲紲,但他寧折不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并以加倍的手段來進行復仇活動。他敢于復仇,能夠復仇,才成為頂天立地的復仇英雄。歷來人民喜愛武松,恐怕原因也就在這里。
上一篇:《水滸傳·梁山三女將》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西游記·比丘國》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