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榻野史
明萬歷醉眠閣刊本《繡榻野史》正文書影
本藏板本《繡榻野史》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長篇艷情小說。又名《警世奇言》、《蜃樓志》。四卷不分回,又有作八卷或兩卷。題“卓吾子李贄批評,醉眠閣憨憨子校閱”,又有題“情顛主人著,小隱齋居士校正”,實為呂天成少年游戲之筆。呂天成(1580—1618),字勤之,號棘津,別號郁藍(lán)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戲劇家。成書于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前后。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歷醉眠閣刊本,藏日本波多野太郎、荷蘭萊敦大學(xué)漢學(xué)院圖書館;明種德堂刊本,兩卷,藏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研究所、日本山口大學(xué)棲息堂文庫;本藏板本,八卷,藏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1915年上海圖書館排印本,二卷;民國紅豆書屋“玲瓏本聚珍小叢書”排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上海圖書館排印本,1995年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排印醉眠閣刊本及本藏板本。
蘇州府常熟縣豐樂村有江大老、江二老兄弟,種田為業(yè)。大老妻文氏,端莊賢惠;二老繼室武氏是個二婚老婆,妖嬈風(fēng)騷,貪吃懶做。妯娌平日不甚和睦。一年歲荒,大老離家外出謀生,去外省航船上糊口。家中文氏紡織,孝養(yǎng)婆母。武氏卻經(jīng)常惹是生非。江母突然患病去世,大老流落在外杳無音信。江二老去求老母內(nèi)侄刁士鶴周濟(jì)。士鶴諢名“兒打渾”,平日嫖妓宿娼,花酒賭博,是個無賴。他看上了江家媳婦生得美貌,就幫助江二老草草殮葬了姑母,又哄騙二老夫妻搬去刁家居住。文氏不愿去,留在家中等候大老回來。刁士鶴和武氏乘機(jī)眉來眼去,勾搭成奸。武氏生性淫蕩,與士鶴相見恨晚,難分難舍。只恨江二老礙眼,不能盡情淫樂,就設(shè)計毒死了丈夫。從此晝夜歡娛,百般淫戲,縱欲不已。
不久,大老回鄉(xiāng),去刁家欲召回兄弟,途中遇到士鶴的一幫狐朋狗友。這班浮頭浪子正因刁士鶴不肯把武氏讓給他們輪流奸宿,懷恨在心,就把隱情告訴大老,慫恿他出首去告了官,眾人做了干證。縣衙準(zhǔn)狀,差役在刁家抓住正在白晝宣淫的一對狗男女。審明通奸害命、謀殺親夫的案情。刁士鶴在獄中自殺;武氏騎木驢游街后凌遲處死,大快人心。大老夫妻壽享遐齡,子孫連綿。
揚州秀才姚溥,字同心,號做東門生。好讀書,又曉佛理,卻嫖妓吃酒,喜做歪詩,是個浪蕩風(fēng)流沒“搭煞”的腳色。初娶魏氏,與他同歲,貌丑又多病,東門生十分不稱心。二十五歲那年,魏氏死了。東門生從此便放蕩淫亂,肆無忌憚。同里有一個小秀才趙大里,比東門生小十二歲,生得俊俏標(biāo)致。東門生千方百計將其哄上了手,做了孌童。東門生又娶了隔街綢緞鋪金家的女兒玉英,年方十九,生得白嫩標(biāo)致。東門生貪她美貌,也不計較她在家時曾與小廝私通,就娶過門來。孌童美妻,時相淫樂。
兩年后,大里看上金氏標(biāo)致,金氏也愛大里俊俏,兩人眉來眼去,互相勾搭。一日,三人同桌吃酒。大里故意把筷子失落在地,俯身去拾時,用手捏了金氏足尖;又把金氏吃剩的半個楊梅偷偷吃了。金氏只是微笑。兩個擠眉弄眼,打情罵俏,東門生為討二人歡心,竟開門揖盜,自作牽線,要大里做一出陳平盜嫂的故事。東門生在書房和大里鬼混之后,叫大里同金氏了卻云雨之愿。東門生伏在窗外偷看,回房去又奸了婢女賽紅。
金氏與大里再次幽會時,大里藏了春藥,帶了象牙“角先生”。大里進(jìn)了內(nèi)房,只見壁上掛了仇十洲美人畫,桌上放著《如意君傳》、《嬌紅記》、《三妙傳》等書,床頭備有真正緬甸國來的緬鈴,就和妓院擺設(shè)一模一樣。當(dāng)下和金氏交歡,又把婢女賽紅、阿秀一齊喚來助興群奸。
東門生發(fā)現(xiàn)金氏被大里重創(chuàng),受傷甚重。遂設(shè)計報復(fù),先把大里介紹外出教館,把大里娘接到家中同住。大里的娘麻氏,十六歲生了大里,二十歲上守寡,人稱麻婆婆。東門生讓金氏邀麻氏陪伴同床共枕。先用酒灌了一個半醉,又以言語百般挑動她的情欲,于是東門生、金氏、麻婆婆三個人朝朝夜夜共同淫樂。東門生又奸了麻婆婆婢女小嬌。不久麻婆婆和金氏爭風(fēng)吃醋,不得安生。只好召回大里,把金氏配他,東門生配了大里娘。四個人一起淫亂。好景不長,丑聲四傳。適值學(xué)院出巡到揚州,地方上要出首東門生、趙大里行止有虧。兩人慌了,合門外逃。麻婆婆受了風(fēng)寒而死。金氏無子女,貪淫太過,成了色癆而亡。賽紅與阿秀所嫁非人,賣入妓院為娼。只有小嬌帶領(lǐng)麻婆婆所生兩個兒子和東門生一起過活。山里冷清,大里被金氏陰魂日夜來纏,歸途染疫而死。
明萬歷醉眠閣刊本《繡榻野史》插圖書影
麻婆婆死后變作母豬,金氏變母騾,大里變公騾,托夢給東門生,訴說死后到陰間受刑之苦。又告訴說:“陰司正在審案,你容縱老婆偷人養(yǎng)漢,要罰做一個烏龜。”東門生受警戒,自知罪孽深重,去即空寺里出家做了和尚,法名西竺,人叫他竺阇黎。整日看經(jīng)吃素,明了心,見了性。把所居之室題名“摩登羅剎”。把自己過去行為,用來勸誡世人。有好事者據(jù)以寫成小說,用以警世戒俗。
上一篇:《繡屏緣》介紹|賞析
下一篇:《繡球緣》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