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柳
清醉月樓刊本《章臺柳》
扉頁書影
清醉月樓刊本《章臺柳》
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四卷十六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道光年間。
現僅存清醉月樓刊本,藏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醉月樓刊本,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醉月樓刊本。
唐朝天寶年間鄧州南陽才子韓翊,字君平,才貌俱佳,風流儒雅,卻家室蕭條,尚未婚配,為應禮部試而逗留京師。長安城李王孫,仗義疏財,廣交朋友,與韓生意氣相投,常常接濟他。一次又贈他一匹千金好馬,兩人就相約同去游春。
李王孫在章臺別墅養著一個美人,名叫柳姬,為長安人,年方二八,自幼在李家。柳姬才色雙全,只因李王孫愛好交游,尚待字閨中,頗覺寂寞。一天與侍婢輕娥在園中賞花,恰逢韓生游春歸來,途經章臺。韓生問輕娥討茶解渴,初見柳姬,慕其絕色。次日,韓生將身邊帶著的一個祖傳珍貴玉盒贈與柳姬。王維、孟浩然等人常去訪韓生,柳姬聽說后知道他不會長久貧賤,暗想嫁給韓生,就派輕娥以送酒錢為名了解他的家事。輕娥送錢十千給韓生,才知他尚未娶妻,又不逛妓院,于是說韓生才貌如司馬相如,而柳姬正有卓文君之意。
李王孫一心想求仙,有棄家訪道之念,欲將柳姬與家產一并送給韓生。他在春明園設筵,要韓生與柳姬結為百年之好,并祝他們天長地久。于是兩人在花燭下盟誓,為結發夫妻。三日后,李王孫將十萬家財交付韓生,自己離家尋仙,后來得仙人張果老指點,去華山修煉。韓生春試得中探花,授金部員外,柳姬與輕娥欣喜萬分。
當時,安祿山正圖謀造反。一日,韓翊上朝歸來,柳姬正勸他不要過分迷戀官場,應回鄉省親。忽然圣旨傳來,要韓翊去侯希逸軍中任職。柳姬覺得這正是一舉兩得,大丈夫應當立功邊塞。她以玉劍一口相贈,并置酒青門,為韓餞行。柳姬歌一曲《陽關》,淚珠滾滾送韓翊;韓翊唱一曲《關山》,情意綿綿別柳姬。兩人終在渭水邊分手。
時安祿山已自稱“大燕皇帝”,先取了河北和洛陽,又向長安逼近。潼關失守,唐明皇與楊貴妃倉皇奔蜀,傳位給太子,并任命郭子儀為兵馬大元帥。叛軍入長安,柳姬與輕娥分別扮作尼姑與道姑,帶著韓翊所贈玉盒一起逃走。兩人被亂兵沖散,柳姬入法靈寺為尼,法名非空。 輕娥去華山尋找李王孫,后入蓮花庵為尼。
韓翊一路上思念家人,得知侯希逸已由海路赴青州,急忙趕去。數年后,安祿山亂平,唐明皇回到長安,兩京光復。韓翊在軍中時時牽掛柳姬,建議侯希逸上奏章請求與李光弼的軍隊連兵一處,一同攻打尚在作亂的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并派自己的下人奚奴先去長安,探聽柳姬下落。奚奴帶著韓翊給柳姬的白金百兩及一首詩來到長安,終于得知法靈寺那個美麗的女尼就是韓夫人,便立即求見,將韓的近況告訴她。柳姬當即回詩一首,寫于鮫帕之上。韓翊隨侯希逸軍來到洛陽李光弼大營,一起進兵,與史朝義決戰,史兵敗自縊。韓、侯兩人同回長安。韓翊往華山訪李王孫,兩人多年未見,相談甚歡,韓也藉此知道了輕娥的下落。
安史之亂平后,番將沙吒利因功得寵,以給母親誦經為名,誘柳姬入府,欲強行霸占。柳誓死不從。沙母就將她留在身邊做女工,才免于受辱。柳姬被禁沙府,時時念著韓翊。又過了數年,輕娥下山打聽柳姬下落,途經沙府,被當作仙姑請入,恰遇柳姬。兩人相認,才知道多年來各自的狀況。輕娥不愿留在沙府。一日,沙府中女伴出游,柳姬乘車行至延秋門外龍首崗上,正與女侍談及韓翊,恰被經過此處的韓翊聽到,才知是柳姬。久別重逢,又不能多言,傷心之余,只得各自離去,相約次日清晨會于通政里門外。兩人徹夜難眠。次日,柳拿出所藏玉盒,韓取出柳送的鮫帕,互換信物。玉盒上一幅輕素,結成同心結,韓翊黯然神傷。此時,下人催柳姬回府。
淄青帥府派人邀韓翊后日赴宴。席間眾人皆歡,唯韓一人愁苦。侯希逸老部下許俊得知真相,設計往沙府劫出柳姬。正巧沙吒利出門打獵,許俊詐稱將軍墜馬要見柳姬,乘機將柳抱上馬送回酒樓,韓、柳終于得以團聚。沙吒利知情后大怒,無奈自己理虧,被迫同意。侯希逸將韓、柳之事奏明皇帝,遂封韓翊為中書舍人,柳姬為昌黎郡夫人。李王孫、輕娥下山尋韓、柳兩人,亦賜號混元道人、通德先生。侯希逸功勛卓著,封淮陽王。
上一篇:《離合劍蓮子瓶》介紹|賞析
下一篇:《筆梨園》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