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訪普圖
明·劉俊作
絹本淡設色
縱一四三.二厘米
橫七五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此圖描寫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訪趙普的歷史故事。趙普是宋初名相、開國元勛,歷事太祖、太宗兩朝,官至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曾輔佐趙匡胤統一南北,創立帝業,并與太祖密謀“杯酒釋兵權”。拜相后,“上視如左右手,事無大小,悉咨決焉”。“雪夜訪普”故事發生在趙匡胤削平南方割據勢力,準備進一步平定北方、統一中國之時,時間約在開寶(968—976)年間。據《宋史·趙普本傳》記載:“太祖數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問夜,普意帝不出。久之,聞叩門聲,普亟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帝曰:‘已約晉王矣。’已而太宗至,設重裀地坐堂中,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與普計下太原。”
畫面描繪的正是這一歷史情景。在門庭寬敞、殿宇數重的趙普宅內,前廳正中盤膝坐著兩人。上首客位正坐者,身穿盤領窄袖袍服,腰束錦帶,袍服的前胸及兩肩袖上,織有盤龍紋,身材俊偉,氣宇不凡,此人即宋太祖趙匡胤。他頭扎巾帽,表明是“微行過功臣家”。莊重的表情,側首聆聽的姿態,恰當地表現了他深夜訪賢、商議國家大事的儀態和心境。趙普下首側坐,便服扎巾,拱手答語,恭謙地侃侃而談,也細致地刻畫出了他既“惶懼迎拜”、又誠懇進言的謀臣風度。廳堂里間門旁,托盤走來的婦女當為趙普之妻,儀態端重恭謹。地面鋪設著帶有朵云紋彩的地毯,席前列陳炭盆、碟碗、菜肴等物,即文中所述“設重裀地坐堂中,熾炭燒肉。普妻行酒”的情景。
雪夜訪普圖
作品在著意刻畫主體人物同時,對時空景象的描繪也很細微真實。近巖遠山、老樹昏鴉,均被一層夜色籠罩著,環境十分空曠寂靜。竹葉、樹枝、層脊、山巔上,都覆蓋了皚皚白雪,天氣顯得很寒冷。門外四個侍衛人員,牽馬擎傘等候著,或縮脖,或呵手,或瑟縮身軀,或捂著耳朵,既增添了雪夜寒意,也表明守候已久,時值深夜。這些時空渲染不僅創造了典型環境,也深化了雪夜訪賢的主題。整個環境、情節的選擇簡練概括,景色布局也疏密得當,使主要形象很突出。
此圖的畫法主要繼承宋代“院體”畫傳統,屬于精工巧密一路。人物比例準確,注重表情刻畫,鐵線描衣紋秀勁洗練。房屋、什物結構精確,線條工整。山石樹木的勾斫皴染,既保持了宋畫的勁健之筆,又呈疏簡之勢,反映了明代“院體”畫所呈現的變化。
圖左下署款“錦衣都指揮劉俊寫”。錦衣都指揮是明朝廷賜予宮廷畫家的職銜,據此悉知劉俊是位宮廷畫家。
上一篇:《雜畫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東山攜妓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