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
【出典】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上》:“其明年,單于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釋義】 漢武帝時,匈奴狐鹿姑單于致書漢朝,自稱“胡者,天之驕子也”。后世用以喻稱強盛的邊地民族。
【例句】 ①藉藉天驕子,猖狂已復來。(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十七894)這里用“天驕子”喻指突厥。②北門天驕子,飽肉氣勇決。(杜甫《留花門》2279)這里用“天驕子”稱當時強盛的回紇。③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杜甫《憶昔二首》其一2324)這里以驕子喻指助唐作戰的回紇軍。④韓公本意筑三城,擬絕天驕拔漢旌。(杜甫《諸將五首》其二2511)這里用天驕喻指突厥等北方的邊地民族。⑤莫斷陰山路,天驕已請和。(郎士元《送李將軍赴定州》2782)這里用天驕泛指當時的邊地民族。⑥會當系取天驕入,不使軍書夜刺閨。(鄭錫《出塞曲》2913)這里用天驕泛指與唐敵對的北方邊地民族首領。⑦甲馬不及汗,天驕自亡魂。(鮑溶《述德上太原嚴尚書綬》5510)這里用“天驕”借指與唐為敵的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⑧誠知天所驕,欲罷又不能。(鮑溶《塞上》5511)這里用“天驕”形容塞外人侵者的驕橫。⑨君立天驕發使車,冊文字字著金書。(賈島《送于中丞使回紇冊立》6680)這里用天驕喻指回紇可汗。⑩天驕發使犯邊塵,漢將推功遂奪親。(李頻《太和公主還宮》6809)這里用天驕喻指回紇。(11)天驕頻犯塞,鐵騎又征西。(李咸用《送邊將》7397)這里用“天驕”代指侵擾唐帝國邊塞的少數民族統治者的軍隊。(12)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驕。(貫休《古塞曲三首》其三9362)這里以“天驕”喻指官軍赴遼東所征討的敵人。他們不是漢族人,故以“天驕”稱之。
上一篇:天馬
下一篇: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