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
【釋義】
拋出去的是磚頭,引回來的是玉石。指以自己不成熟的作品或建議,引出別人更好的作品或建議。有自謙的意思。
【出處】
北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p>
【典故】
唐朝時期,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寫詩不錯,曾因“長笛一聲人倚樓”一句得一稱號“趙倚樓”。當時,還有一個名為常建的人,詩文寫得也不錯,不過他自認為沒有趙嘏寫得好。
有一次,趙嘏去蘇州游玩,常建聽說后便想:這是一個難得的向他學習的機會,我得好好把握才行。蘇州的靈巖寺是個比較出名的地方,凡是來蘇州的人,幾乎都要前往這里參觀。于是,常建便事先在寺廟的墻上留下了半首詩,期望趙嘏看到后能夠補全下半首。
趙嘏果然也去了靈巖寺。當他看到墻上的半首詩時,便不假思索地補上了下半首詩。
當時的人們便說,常建用自己不好的詩句,換來了趙嘏很好的詩句,可算是拋磚引玉了。
其實,常建、趙嘏并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二人相差百年左右,所以這個故事的可信度并不高。但因為這段故事非常出名,人們便將此作為“拋磚引玉”的由來。
上一篇:投鼠忌器典故故事|投鼠忌器釋義
下一篇:披荊斬棘典故故事|披荊斬棘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