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
閱讀提示
釋義: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燈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勤奮學習。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匡(kuāng)衡字稚圭(guī),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熾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書映光而讀書。”
勤奮刻苦,堅持不懈
西漢時的匡衡,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他家很窮,買不起書,晚上連燈都點不起。他就白天給有錢人打工,不要工錢,而是借書看。他在墻上鑿了個小洞,到了晚上,就通過從小孔里透過來的鄰居家的燈光看書。
歷史上因刻苦努力留下的成語還有很多,除了這篇和前文的“聞雞起舞”之外,還有韋編三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等。
成語“韋編三絕”來自孔子的故事。那時候的書都是竹簡做成的,通過麻繩、絲線或熟牛皮編連起來,分別叫繩編、絲編、韋編,其中韋編最結實。孔子翻來覆去地讀,把韋編都磨斷了好幾回。
成語“懸梁刺股”是由兩個防止夜里看書時打瞌睡的故事組成。一個是東漢時的孫敬,用繩子綁住自己頭發拴到房梁上;另一個是戰國時的蘇秦,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
成語“囊螢映雪”也是由兩個故事組成,分別指晉朝車胤(yìn)和孫康利用螢火蟲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讀書。
知識小窗
近義詞:囊螢映雪、韋編三絕、懸梁刺股、聞雞起舞。
反義詞:不求上進、不思進取、不學無術、胸無點墨。
造句:古人鑿壁偷光的攻讀精神,不是用來敬佩的,而是用來學習的。
成語接龍
鑿壁偷光→光明正大→大顯身手→手下留情→情同手足→足智多謀→謀財害命→命若懸絲→絲絲入扣
上一篇:成語《出奇制勝》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初出茅廬》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