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題為“村居”的小令,是辛棄疾被罷官閑居時所寫,小令從一個側面描繪了江南農家和睦有趣的勞動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情味,表現了他對淳樸農民的友好感情。
小令的上闋,描寫農村的和平安靜,老年人過著美好的晚年生活。開頭兩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古代農村住處簡樸、環境幽靜的畫面。“茅檐”這里指茅草屋。寫他們住著低矮的茅草屋,門前有一條清清的溪水流過。在溪水的岸邊,是一片綠草如茵的田野。透露著生機盎然的景象,給人以和平寧靜的美感。下面兩句:“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寫看到一對白發的老夫妻在小溪旁飲酒,已經帶有幾分醉意。聽他們操著柔媚動聽的吳地方言,在親切地交談著,并不時地在互相打趣逗樂兒。這兩句不但寫出了柔媚動聽的江南話,和農村老年夫婦和睦相親的特點,而且也透露出這對老夫婦的神情語態,深深地感動了詩人。所以詩人對一對感情融洽而富有風趣的老翁媼形象,作了生動傳神的刻畫。這兩句在寫法上,用的是倒卷筆法,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即先寫聽到交談,然后才寫到交談的人。及見其人,又出乎意料,走到跟前才發現,竟是一對白頭翁媼。
小令的上闋人物是一翁一媼,下闋則又開拓出新的界境。寫老人的三個兒子的活動,表現了農家的勞動和樂趣。寫法上顯得自然,又豐富了詞的內容。開始兩句“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先寫大兒年輕力壯是一家的主要勞力,正埋頭溪東的豆田里鋤草。次寫中兒從事家庭副業生產,正聚精會神地織著雞籠。詞的末兩句“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寫頂喜歡的是最小的孩子那種頑皮樣子,他什么也不干,卻躺在溪邊一個勁地剝蓮蓬吃。“無賴”本是貶義詞,這里是“頑皮”、“淘氣”的意思,也有愛稱的意味。這兩句把小兒的頑皮寫得很傳神,用他“臥剝蓮蓬”的玩耍來反襯別人的勞動,使農家生活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全詞共八句。前兩句寫景鮮明如畫,后面詩人又用了六句話寫了五個人物,翁媼和三個兒子,無一不生動傳神,栩栩如生。這首詞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字里行間充滿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也反映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厭惡。
上一篇:(宋)張炎《清平樂·候蛩凄斷》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史浩《清平樂·游石頭城》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