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
釋義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止。”
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向魏國連續幾次發動大規模侵略,魏軍屢戰屢敗,大片土地都被秦軍占領。第二年,魏王接受群臣的意見,打算用黃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為代價,向秦王求和。謀士蘇代堅決反對說:“大王,他們是因為自己膽小怕死,才讓您去賣國求和,根本不為國家著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雖然暫時滿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國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用土地去討好秦國,不就等于抱著柴草去救火嗎?柴草燒不完,火就永遠不會熄滅!”盡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可膽小的魏王只顧眼前的太平,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把魏國的大片土地割讓給了秦國。
用典
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抱薪救火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上一篇:成語《投鼠忌器》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按圖索驥》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