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吾未見剛者章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孔子常用“吾未見”的方式表達,雖然他的傾向似乎是明確的,但所持的態度與語氣卻是謹慎的。這樣的表達方式,人們固然可以認為孔子是一個世故的智者,但更應該體會到孔子是一個理性而自律的人。在認知上,孔子不僅自己是一個高度明智者,而且亦如此教育弟子。
由對弟子申棖的評點,則進一步呈現孔子對剛毅的理解。一個剛毅的人,應該是一個有志向、有持守的人,而志向與持守往往會因為人的欲望而放棄與失守,因此無欲是剛毅的前提。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孔子常用“吾未見”的方式表達,雖然他的傾向似乎是明確的,但所持的態度與語氣卻是謹慎的。這樣的表達方式,人們固然可以認為孔子是一個世故的智者,但更應該體會到孔子是一個理性而自律的人。在認知上,孔子不僅自己是一個高度明智者,而且亦如此教育弟子。
由對弟子申棖的評點,則進一步呈現孔子對剛毅的理解。一個剛毅的人,應該是一個有志向、有持守的人,而志向與持守往往會因為人的欲望而放棄與失守,因此無欲是剛毅的前提。
上一篇:《吾有知乎哉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吾猶及史之闕文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