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葛洪
洪家世有劉子駿②《漢書》一百卷,無首尾題目,但以甲乙丙丁紀其卷數,先父傳之。歆欲撰《漢書》,編錄漢事,未得締構而亡,故書無宗本,止雜記而已。失前后之次,無事類之辨。后好事者以意次第之,始甲終癸為十秩③,秩十卷,合為百卷。洪家具有其書,試以此記考校班固④所作,殆是全取劉書,有小異同耳,并固所不取,不過二萬許言。今抄出為二卷,名曰《西京雜記》,以裨《漢書》之闕。
爾后洪家遭火,書籍都盡,此兩卷在洪巾箱中,常以自隨,故得猶在。劉歆所記,世人稀有,縱復有者,多不備足。見其首尾參錯,前后倒亂,亦不知何書,罕能全錄。恐年代稍久,歆所撰遂沒,并洪家此書二卷不知出所,故序之云爾。
(《西京雜記》)
注釋①《西京雜記》所記多是西漢的瑣聞、掌故、傳說,以及宮室園囿、輿服、典章、高文奇技等。葛洪的跋,介紹了作品編錄的情況。他在介紹中,也談及“雜記”的體例、價值等。②劉子駿——即劉歆,字子駿。后改名秀,字穎叔,劉向之子。曾繼承父業,總校群書,撰成《七略》。其著作后人輯為《劉子駿集》。③秩——次序,這里是“冊”的意思。④班固——東漢史學家。曾繼其父班彪之業續寫《史記后傳》,被人告發私改國史,下獄。獲釋后召為蘭臺令史,轉遷為郎,典校秘書,使其繼續完成父業。歷二十余年,修成《漢書》。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班蘭臺集》。
上一篇:《唐國史補序》原文|賞析
下一篇:《典論論文(節錄)》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