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簡介|介紹|概況
志怪小說集。西晉張華撰。晉王嘉《拾遺記》說:“張華字茂先,挺生聰慧之德,好觀秘異圖緯之部,捃采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間閭里所說,造《博物志》四百卷。奏于武帝。帝詔詰問:‘卿才綜萬代,博識無倫,遠冠羲皇,近次夫子,然記事采言,亦多浮妄,更宜刪剪,無以冗長成文。昔仲尼刪詩書不及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怪力亂神。今卿《博物志》,驚所未聞,異所未見,將恐惑亂于后生,繁蕪于耳目。可更刪截浮疑,分為十卷,”又說:“帝常以《博物志》十卷置于函中,暇日覽焉。”清姚際恒認為,《拾遺記》所記并不可靠,說“魏晉間人何嘗有著書四百卷者?”(《古今偽書考·博物志》)近人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五篇評此書說:“類記異境奇物及古代瑣聞雜事,皆刺取故書,殊乏新異,不能副其名。或由后人綴輯復成,非其原本歟?”此書今本內容混雜,有山川地理知識,有歷史人物傳說,有奇異的草木蟲魚、飛禽走獸的描寫,也有怪誕不經的神仙方技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話材料。其中“鮫人泣珠”、“海客乘槎”等傳說故事,常為后世文學作品所引用。但全書文辭疏落,多為不滿百字的零星雜記,其藝術價值不高。
上一篇:《南柯太守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雙忠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