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學案》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末清初黃宗羲初撰,清黃百家、全祖望續補。共100卷。宋元學術史專著。按照宋元時期學術和師承授受淵源,共立87個學案和2個學略、2個黨略,列人物2700余人。黃宗羲在該書前已撰有《明儒學案》一書,該書的編纂體例與《明儒學案》相同。在每一學案前有一概述,說明其學術淵源與學說要旨。在每一學者前先列小傳,介紹其生平、經歷、師承,間或略作評論。隨后以語錄體節錄著作和言語,將其學說要旨從原著中摘錄出來,其中的偏見,分岐、相反的見解都交由讀者自己判斷,偶爾作一些評析。該書在編寫上較《明儒學案》又有改進。每個學案前附“表”,后附“附錄”標明其師友淵源及支流的情況,并搜集著錄當時人及后人正反兩方面的評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較《明儒學案》更為充實和完備。該書的編纂過程幾經周折,從草創到成書歷時60年之久。最初由黃宗羲草創,不及一半黃宗羲去世。后先由其子黃百家續寫一部分,最后由其私淑弟子全祖望續成,直到全祖望死前一年才大體完成,又到120余年后才得以刊行。初刊于光緒五年(1879),有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世界書局《四朝學案》本和1986年中華書局點校本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與民國間徐世昌撰《清儒學案》合稱為《四朝學案》,是查考宋元明清四朝學術的重要參考資料,可并參考。
上一篇:《存在主義美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小邏輯》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