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卜算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楊柳綠成陰,初過寒食節。門掩金鋪獨自眠,那更逢寒夜。強起立東風,慘慘梨花謝。何事王孫不早歸,寂寞秋千月。
【匯評】
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以方言合韻,不獨林外詞。韓玉《賀新郎》、《卜算子》……借葉瀘邛間音均,詞家用韻變例。
樓儼《洗硯齋集·書韓玉〈卜算子〉詞后》:韓玉《卜算子》“楊柳綠成陰”詞,“節”、“月”、“夜”、“謝”四韻同押。蓋以入聲之六月、九屑、與去聲二十二䘞通用,古韻無此例也。 按入聲韻原有轉去聲韻者。 西河毛氏《古今通韻》,關中李氏《古今韻通》,吳門顧氏《古音表》,均以入聲之月平均、屑,轉去聲之寘、未、霽、泰、卦、隊,不聞其二十二䘞也。惟周德藻《中原音韻》車、遮部,去聲有“夜”、“謝”字,而以“節”字附于上聲,“月”字附于去聲。此是元人北曲韻。不知東浦于南渡年間,何以即如此押?豈元以后人所作詞,嫁名于韓耶? 殊不可解,錄出以候再考。
同前《再書韓玉〈卜算子〉詞后》:按《古今韻通·論例》,真、文、元、塞、刪、先,與支、微、齊、佳、厭葉,間及歌、麻,注“回互”。惟質、物六部,間及個、䘞。故《中原音韻》以質、物、月、昌、黠、屑,為歌、戈之入。及觀十三元部葉韻,有“黿”字,引證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黿”,“春獻王鼉,夏薦鱉黿”。有“娑”字,引證《詩·宛丘》“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注:“歌、麻與真、文六韻為回互。”此正歌與元之回互也。去入為個、䘞、質、物、月、昌、黠、屑,在平為歌、麻、真、文、元、寒、刪、先也。 然則韓玉《卜算子》詞月、屑、䘞韻同押,無不自前人開之矣。
上一篇:韓玉《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韓玉《霜天曉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