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水龍吟·白蓮》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濕金盤露。輕妝照水,纖裳玉立,飄飖似舞。幾度消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應是浣紗人妒。褪紅衣、被誰輕誤。閑情淡雅,冶容清潤,憑嬌待語。隔浦相逢,偶然傾蓋,似傳心素。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西風去。
【編年】
元至元十六年己卯(1279)。楊海明《張炎年表》: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己卯張炎32歲。“張炎賦《水龍吟·白蓮》。”黃畬《山中白云詞箋》卷一:“此詞為南宋趙昺祥興二年(1279)作,編入《樂府補題》者。江昱疏證:‘《樂府補題》浮翠山房賦白蓮。昱按《樂府補題》集中倡和凡五題,白蓮外,為宛委山房賦龍涎香,調《天香》;紫云山房賦莼,調《摸魚兒》;余閑書院賦蟬,調《齊天樂》;天柱山房賦蟹,調《桂枝香》。作者凡十五人,玉田外為:玉笥王沂孫圣與、蘋洲周密公謹、天柱王易簡理得、友竹馮應瑞祥父、瑤翠唐藝孫英發、紫云呂同老和父、筼房李彭老商隱、宛很陳恕可行之、菊山唐玨玉潛、月洲趙汝鈉真卿、五松李居仁師呂、山村仇遠仁近,余二人無名氏。’”按以上系年,均本夏承燾先生《樂府補題考》之說,近人已提出不同觀點,但無的證,姑仍從之。
【匯評】
陳廷焯《云韶集》卷九:《水龍吟》(《白蓮》)意度閑雅,非人所及。(應是)若諷若惜,如怨如慕,直入方回之室矣。結更深湛。
許昂霄《詞綜偶評》:《水龍吟》(“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何減魯望“水曉風清”之句。
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一:陸輔之《詞旨》摘樂笑翁警句十余條,閱《山中白云詞》,警句殆不止此。因為之補:……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
先著《詞潔》卷五:玉田此調,不見作手,才到蒲江(盧祖皋)、竹屋(高觀國)之間。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起五句詠本題。“煙月”、“鷗鷺”二句雖泛寫景物,已隱含白蓮靜態。“不見花開”句尤為傳神之筆。轉頭處“褪紅衣”句辭華就璞,見品格之高。“傾蓋”、“素心”八字人與花并詠,借用殊巧。結句以湘佩喻白蓮,“綠云風卷”悵彼美之云遙,感哲人之其萎,惟有溯流風而獨寫耳。
上一篇:王沂孫《水龍吟·白蓮》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王沂孫《水龍吟·落葉》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