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日本小說家。原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東京。1893年畢業于東京大學英文科。畢業后先后在東京高等師范、四國松山中學、熊本第五高等學校任教。1900年作為文部省派遣留學生赴英學習。1903年歸國后,在第一高等學校和東京大學教授英語和英國文學。1907年發表《文學論》,開始小說創作。他的第一部長篇《我是貓》 (1905—1906)語言詼諧,以戲謔的筆調,犀利的筆鋒,對金錢萬能的社會進行了批判,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形象。這部長篇使其文名大振。繼而,又發表了具有幽默諷刺色彩、飽含對社會惡勢力批判的小說《哥兒》(1906)。1907年,他辭去教職,進入朝日新聞社,專事文學創作。《三四郎》(1908)、《其后》 (1909)、《門》(1910)是他任專業作家后的第一個三部曲。這個三部曲表現了近代人對愛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與現實道德的矛盾沖突。《到春分時節前后》(1912)、《行人》 (1912—1913 )、《心》(1914)是他的后期三部曲。在這三部曲中,他著意表現人的 “自我”,對人的利己心理進行剖析,獲得巨大的成功。晚年,他寫了唯一的自傳體小說《道草》(1915)。《明暗》是他生前未完成的一個長篇。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學中的大家,他的作品擁有眾多讀者,他的文學代表著近代日本文學發展的一個里程。
上一篇:塞達·桑戈爾
下一篇:夏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