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燈》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代長篇白話小說,108回,約60萬字。作者李海觀(1707~1790)字禮堂,號綠園。河南寶豐人。乾隆元年舉人。
書中敘述河南祥符一封建官僚的家庭生活故事。小說主人公譚紹聞早年喪父,母親溺愛嬌縱。加之又受浮浪子弟的影響和引誘,不思學業,終日半雞走狗,吃喝嫖賭,家境由此衰落。最后竟致家徒四壁、窮困潦倒的地步。窘迫的生活,親朋的疏遠和冷落,使他幡然悔悟。在族兄譚紹農的幫助下,每日杜門謝客,秉燭苦讀,最終試第中榜,居黃巖縣令之職。書中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包括鄉紳浪子,狎尼娼妓、官紳商賈、伶人術士、無賴賭徒。寫他們的喜怒悲哀,奸詐欺蠻。雖人物眾多,但絕無雷同。情節敘述以人物為中心,大開大合。小說主旨鮮明、突出,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歧路燈》封建道德色彩較濃,大量地宣傳了封建的倫理觀。重貞節孝悌,講三綱五常,歷來被視為封建社會官宦子弟的教科書。民國初年蔣瑞藻編輯《小說考證》,第一次著錄此書,1927年馮友蘭、馮淑蘭重新校勘,交由北京樸社排印。1980年中州書畫社出版該書。
上一篇:《次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法醫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