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浪》
【本書體例】
歐陽云飛著。15章。41萬字。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神指唐威的女兒唐雪蓮因為貌美,被“七十二總舵”舵主“黑肚腸”黑杜長搶去,黑原是闖王李自成的麾下,因此唐威對此事深惡痛絕。唐雪蓮逃回家時已經懷孕,唐威要女兒或者打胎,或者自殺。唐雪蓮認為孩子無罪,遂逃至終南山,在那里生下兒子并隱居下來。
十五年后,唐威帶領三個兒子找到女兒和外孫,意欲置雪蓮母子于死地,恰逢黑肚腸亦來此尋妻、兒,雙方惡戰中,不會武功的唐雪蓮死于父親、丈夫兩掌之下,囑兒子為自己報仇。孩子被和尚一無救了出來,此后自名“恨天生”,發誓殺盡唐、黑二門派,但因不會武功,只能浪跡江湖,以作小工為生。
當恨天生流落到四川死亡谷口時,遇到兩個小孩,女名虎妞,男名小流浪,均為孤兒,他們都是向死亡谷谷主學習武功的。死亡谷谷主“冷面魔君”賀通天自稱“武林王”,他武功高強,二十年前與日月宮少宮主明月相愛,老宮主明英卻將明月嫁給了白衣秀士林坤泰,并糾合了武林中“二門、三世家”的掌門人打傷了賀通天,使賀不得走出死亡谷報仇。死亡谷乃是埋葬張獻忠的地方,賀通天在此地不僅得到了張的巨額財富,而且還找到了張留下的“七殺刀”,以及張請江湖奇人所編的《七殺心經》。賀苦練二十年,技藝大增,他教三個孩子各種武功。三年后,孩子們各自練就了一身絕頂的武藝。經過測試,恨天生被賀通天承認為正式門徒。于是,三個孩子發誓殺滅“一宮二門三神家(日月宮、風雷門、龍虎門、神指唐家、金刀趙家、鐵掌歐陽家)掌門以及黑肚腸七人,為賀通天、恨天生報仇;又因為他們擁有《七殺心經》和七殺刀,故成立“七殺教”,尊賀為“太上教主”,恨天生自封“武林王爺”、“七殺教主”,虎妞和小流浪則分別為“右使者”、“左使者”。三人出谷時又收服了“中州四怪”,“七殺教”遂殺向江湖。
在一無和尚的幫助下,“七殺教”大鬧了歐陽春為癡呆兒子所舉行的婚禮,救出了少女宋玉兒;因歐陽春嗜賭,他們又與他賭博,贏了歐陽世家的百年產業。接著,他們利用風雷門好色的特點設美人計,假開妓院,讓漂亮的少女“賽西施”出面,挑動該門四大高手自相殘殺,只有武功最高的馬驥得以逃脫。“龍虎門”勢力強大,“七殺教”便擺設擂臺,收買其門人;龍虎門采用偷襲之法,欲置三人于死地,孩子們被一無和尚和黑肚腸所救。繼之,投“金刀門”趙家愛兵器之所好,三個孩子假賣“七殺刀”,“賽西施”出手殺死趙家人,并將自己的真實身份——日月宮少宮主明媚——告訴了他們。
“七殺教”出師尚稱順利,便前往暗襲唐家堡。其時,唐威與馬驥早已布置好陷井,孩子們掉入陷井中,意外地發現真正的唐威已被囚禁,恨天生得知十八年前逼母出走、三年前欲殺自己的都是囚禁自己外祖父的假唐威所為。在四怪和宋玉兒幫助下,恨天生等脫離了險境,并見到了真唐威,唐威交給恨天生一面傳家金牌。恨天生以金牌和母親的拿手菜考察唐威的三個兒子,殺死了假冒的大舅,與二舅三舅救出了外祖父,奪回唐家堡。
孩子們找到日月宮,得知明月之夫已攜女棄妻離去,明媚實為養女。恨天生遵照師命提出娶明媚為妻,老宮主明英則以恨天生入贅或解散“七殺教”為條件。恨天生從日月宮中得知,明英乃明朝福王朱由崧之妹,是明代的最后一位公主,而明月的丈夫林坤泰真名巴爾克,是清廷第一高手、國師“長白人魔”郝立德之徒,亦即假唐威,他的真實真份是禁衛軍總教頭,大內高手總指揮。由于國恨家仇,“七殺教”決心殺死清廷爪牙。經一場惡戰,中州四怪被敵人所殺,賀通天救出恨天生,此時,鐵掌、金刀、龍虎及唐家堡各門派亦因為共同的敵人而聯合起來,只有馬驥,本為明臣,投降了清廷。
恨天生伙同小流浪等混進了清軍占據的青龍寺,與日月宮、唐家堡聯手,搗毀了風雷門,朱明英從虎妞的項鏈中認出她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被林坤泰掠走后又拋棄了的明珠公主。在激烈的戰斗中,朱明英、黑杜長、郝立德、巴爾克、馬驥等均戰死。從此,這一段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皆煙消云散,化為烏有。
《小流浪》一書,描寫了三個被遺棄的流浪兒,從師學藝,而后闖蕩江湖的故事,是一部風格獨特的武俠小說。
從內容來看,書中沒有氣勢大的打斗場面,也沒有貫穿始終的懸念,但情節離奇,構思巧妙,引人入勝。恨天生、小流浪和虎妞三人自立“七殺教”,揚言殺敵復仇,從而展開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活動。他們針對各大門派的弱點,巧設賭局、美人計、擺擂臺等等,一招接一招,一環扣一環,招招花樣翻新,環環吸引讀者,讀起來便急欲知道下文,因而不忍釋手。
本書語言也很有特色,敘事固然詼諧幽默,涉筆成趣,三個孩子的言談亦妙語連珠,符合他們的身份——他們年輕好勝,又自幼歷練江湖,身上自有一股“賴氣”,這兩個特點使他們在與人斗口時絕不吃虧,處于劣勢時也從不嘴軟。語言的巧妙運用,起到為人物增色的作用,讀來親切自然。
作為情節曲折、語言生動的小說,本書無疑是頗為成功的,當人們在緊張的生活工作之余,讀這類書籍能夠得到有益的調節。但從另一方面看,這部作品并沒有什么給人以較大的啟迪的社會意義。
上一篇:《小樓天涯夢》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小邪神》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