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洞簫賦》簡析
王褒著。見《文選》。此賦是作者至宣帝太子之宮娛侍太子時所作。先寫制洞簫之竹,生長于江南之丘墟,傍山臨水,受天地自然之孕育,得朝霞玉液之潤澤,再由巧匠因竹之天性而精制為洞簫。然后寫由盲樂師吹奏,簫聲既發,其聲遠揚,或為巨音妙聲,或為武聲仁聲,窮極變幻,神奇莫測。最后寫簫聲移人性情的效果:使貪饕者廉隅,狼戾者不懟,強暴者仁恩,逸豫者自矜,以至使伯牙、鐘子期等為之震驚,聞者無不感動,連魚雞昆蟲亦出神諦聽。作者善于用各種人情物態來比擬美妙的簫聲,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此篇為西漢時以描寫音樂見稱的詠物賦。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簡析
下一篇:《散文·洪水與猛獸》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