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生卒年不詳,字殷功,郡望清河東武城(今屬山東),籍貫博陵(今屬河北)。貞元十二年(796)進士。后與白居易、元稹等同時考取“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文宗時做過京兆尹、嶺南節度使等官。今只存詩幾首。城南莊:京城長安南郊的某村莊。
入選理由:
有傳奇故事的動人詩篇;反復修辭使詩句流轉回環,結構精巧的詩篇。
詩詞賞析 此詩的寫作背景是一個男女相愛的離奇故事。晚唐人孟棨《本事詩·情感篇》中說崔護是一個英俊瀟灑的青年,某年到京城考進士不中,就到城南去游春,因口渴到一家花木繁蔭的人家要水,一個女子迎他進庭院,女子青春美麗,看著他喝水時就倚靠在小桃樹邊,桃花映襯著她紅潤的臉,美麗極了,眼神中似乎流露出愛戀之情。崔護用言語挑逗她,她只用眼看而不說話,崔護只有辭去,她又相送到門邊,含情轉身回去。后來不知為什么,崔護就很久不去了。時間過了一年,又是春風桃花開的季節,崔護忽然想起了往事,又去尋春,門墻還是和去年一樣,但卻被鎖鎖住了。崔護不勝感慨,就在左邊的門上題了此詩。過了幾天,偶然又到那里,就聽見里面有哭聲。敲門一問,有一個老人出來說:“你就是崔護吧?你殺了我的女兒。”崔護驚恐萬狀。老人告訴他,從去年后女兒神思就恍惚不定,前幾天讀了題詩后就病了,也不再進食,然后就死了,原來女兒是想著崔護的。說完老人又大哭。崔護進屋后,看見女子真躺在床上,妝貌衣服還清楚整齊,崔護將她的頭放在自己的腿上,哭著說:“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不久女子的眼就睜開了。老人大喜,就把女兒嫁給了崔護。
故事的真偽難辨,但詩歌卻很美。一是色彩鮮麗,充滿生氣的姑娘和桃花互相映襯。二是韻律美,用“去年”和“今”相對而言,句式更緊,因而讀的時候感覺韻更密,更有音韻的沖擊力。三是意象集中,集中在“桃花”和“人面”上寫,反復修辭,不僅不嫌重復,而且加強了形象,再用桃花“笑”于春風之中映帶,更突出了姑娘的青春美麗。四是情景交融,愛在景中,一個“依舊”就纏綿不斷。美好的東西多么讓人留戀,失去了又多么讓人遺憾,全詩的深情都表現在得而復失的懊惱之中。
上一篇:《蘇 軾·題西林壁》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蘇 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