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蠶詞·金和
阿娘辛苦養蠶天,嬌女陪娘瞋不眠。
含笑許縫新襪褲,待娘五月賣絲錢。
金和《飼蠶詞》原五首,作于咸豐二年(1852年)。這首詩以通俗的語言,素樸的白描,再現了一幕動人的勞動生活場景。詩中寫到母女兩個。母親是一位辛苦的農婦,有著豐富的養蠶經驗。春蠶一出,蠶婦就開始忙,采桑、換葉及察看蠶種,是相當費時費神的活兒,所以難免熬夜。女兒為什么也“不眠”呢?既稱“嬌女”,可見尚小。她看見媽媽弄蠶,也很興奮,只是想看,不愿先睡。“阿娘辛苦養蠶天,嬌女陪娘瞋不眠”,兩句既無華美詞藻,又無夸張形容,卻樸素地表現出勞動者之家母女情深的感人場面。
“含笑許縫新襪褲,待娘五月賣絲錢。”大約是看見蠶寶寶長勢很好,母親心頭高興,就許下了一愿:“等娘五月賣絲得錢,就給你縫制一雙新襪套,一條新褲子,好不好?”這完全是生活中信手拈來的話語,但如此耐人玩味。也許母親講這話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女兒必須表現乖些,現在趕快去睡。也可以想像那小女孩終于帶著甜甜的微笑,上床去做穿新衣的夢了。
然而,這一愿是不是許得太早,有些“二月賣新絲”(聶夷中)的味道?要是遭了天災呢?要是蠶絲壓了價呢?這都是說不準的事兒。善良的讀者希望那母女的“含笑”能持續到五月,可千萬不要讓“新襪褲”成了畫餅!
上一篇: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黃景仁
下一篇:四更·黎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