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主觀之詩人
近代詩學概念。語出王國維《人間詞語》:“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國維受西方文學理論影響,他講的“詩”包括詩詞、小說、戲曲等多種文學體裁,實謂“文學”;“詩人”則也包括小說家和戲曲家在內。他把文學分為“理想”和“寫實”二派,“理想”派偏重于虛構和表現,“寫實派”偏重于敘實和再現。與“客觀之詩人”相對,“主觀之詩人”主要指抒情詩(包括詞)作者。他們不以摹寫現實生活為使命,而是以表現主觀情靈為目的,對他們來說,保持純真的童心,守護質樸的內美,具有更加突出的意義。“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是相對于“客觀之詩人”應該多閱世而言,并非說前者可以與世隔絕。王國維要求“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這同樣適合于他對“主觀之詩人”的期待。他極力推崇李煜詞,稱“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而李煜詞境的提高恰得力于他身世遭際劇烈變動,說明“主觀之詩人”護持真性情與閱世多并不矛盾。王國維雖然對此認識還有所不足,后人將此話誤解為脫離現實,則更多是由于他表述上的問題造成的。參見“客觀之詩人”。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中國詩歌史論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九靈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