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孫
龍涎香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云氣。
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余薰,空篝素被。
【注釋】龍涎香:香名,來自南海。龍涎,實為香鯨的分泌物。嶠(qiao):銳而高的山。驪宮:驪龍所居宮殿。鉛水:灰白色的水,指龍涎。汛:水盛。槎:水中浮木。心字:香名。范成大《驂鸞錄》載,番禺人善作心字香。紅瓷:紅色的磁石。候火:掌握好火候。冰環玉指:香餅形狀如水晶環、白玉指。殢嬌:指女子嬌懶的情態。荀令:荀文若(荀彧),為漢侍中,守尚書令,曹操與籌軍國大事,稱之為荀令君。習鑿齒《襄陽記》:“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氣不歇。”篝(gou):薰。
【鑒賞】《嶺南雜記》載:“龍枕石而睡,涎沫浮水,積而能堅,鮫人采之,以為至寶。”這便是有關龍涎香的傳說。這首詞一開頭便推出一個與這個傳說相關的想象,形成“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這樣一個海山仙島的奇幻境界。“驪宮夜采鉛水”,用神話故事交代龍涎香的來歷。“汛遠槎風”,說龍涎香采集的不容易,要經歷千辛萬苦。“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用薔薇露拌和最后制成“心”字形狀,說龍涎香的制作。“紅瓷候火”是說龍涎香放于紅色的瓷中備用,“冰環玉指”說的是香的色澤質地形狀,這兩句側重龍涎香制成后的情景。接著作者又敘寫了焙香時的情景:“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云氣”,再狀香痕蕩漾,說就像其產地海山仙島的云煙形狀,與起句遙相呼應,離中有合,變化有致。
詞的上闋寫物,下闋則是抒寫情懷。“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寫焚著香與玉人知己相對的兩個場面:前者玉人半醉,剪燈夜話;后者是故園飛雪,閉門擁被。“殢嬌半醉”的女子在寒夜里剪著燈花,畫面溢出的溫馨多情已經夠令人向往的了,而“故溪飛雪,小窗深閉”的焚香情景更是一室如春,因而覺得“更好”。這兩個場面的描寫將香與人打成一片,既艷冶,又清雅。這是在回憶過去。以下則轉到現在:“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自嘆年華老去,往日風情不再。詞中一今一昔,纏綿婉轉,低回往復。末句“謾惜余薰,空篝素被”,細細描寫自己把擱置已久的薰籠放在被底,希望能重新熏出香氣來。這近乎癡人的舉止,實在讓人覺得酸楚。
王沂孫這首《天香》,置于《碧山樂府》卷首,又為《樂府補題中》詠龍涎香的第一首。《樂府補題》一卷,收周密、王沂孫等十四人詞,皆詠龍涎香、白蓮、莼、蟬、蟹五物。或認為,《樂府補題》所詠的龍涎香、莼、蟹皆詠宋帝,白蓮、蟬則托喻后妃。果如此,詞中的寓意則不言自明了。
上一篇: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宋詞賞析
下一篇:朱嗣發《摸魚兒·對西風》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