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①而不竭。
【出處】
《周易外傳》,作者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此書是論述《周易》來表達自己哲學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注釋】
①引:傳承與運用。
【譯文】
才智只有在實踐中才會日益增長,思維只有在傳承與運用中才不會枯竭。
【賞析與啟迪】
才能與智慧要在實踐中運用,才能夠得到鞏固與提高;思維只有不停運轉才會敏捷,思路才會越來越廣。
王夫之從學習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與現代科學研究的結果非常吻合。據有關資料表明,人類大腦的利用率僅有5%,這就意味著還有95%的開發潛能。因此,人只要不斷地學習與實踐,思維能力就會日益增強,掌握的知識也會日趨豐富。
青少年學生在校園里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掌握了某一方面的專門知識,但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有用之材”還十分遙遠。一個人掌握知識、擁有學問并不困難,難的是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如果不能在現實中發揮專長,在實踐中運用知識,豈不是荒廢了學業,虛度了青春?
人腦這臺“機器”,若長時間不運用,其思維功能就會漸漸衰退,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懶得動腦的結果,帶給自己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匱乏,還伴隨著生理機能的退化。
上一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愛人利物謂之仁。》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