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文評文論》類的詩句。
王楊盧駱的詩歌在當時是一種新興文體,卻有人喋喋不休地哂笑他們是為文輕薄的人。你們這幫人生前雖嘩眾取寵,但死后卻身名俱敗,默默無聞,而對四杰卻毫無損傷。他們的詩文仍如長江大河,萬古流傳。這是詩人對奚落賢才的小人發(fā)出的憤怒斥責。后人常用以說明詆毀掩蓋不了真理,順應歷史潮流的事業(yè)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注: 哂 (shěn) ,含譏諷鄙視的微笑。王楊盧駱,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人稱為初唐四杰。
杜甫《戲為六絕句》 《全唐詩》第2452頁。
上一篇:《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王母妝成鏡未收,倚欄人在水精樓.笙歌莫占清光盡,留與溪翁一釣舟》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