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友道極關(guān)系,故與君父并列而為五①,人生德業(yè)成就,少朋友不得。君以法行,治我者也;父以恩行,不責(zé)善者也。兄弟怡怡,不欲以切偲傷愛②。婦人主內(nèi)事,不得相追隨。規(guī)過,子雖敢爭,終有可避之嫌。至于對嚴(yán)師,則矜持收斂而過無可見;在家庭,則狎昵親習(xí)而正言不入。惟夫朋友者,朝夕相與,既不若師之進見有時;情禮無嫌,又不若父子兄弟之言語有忌。一德虧則友責(zé)之,一業(yè)廢則友責(zé)之;美則相與獎勸,非則相與匡救。日更月變,互感交摩,骎骎然不覺其勞且難③,而入于君子之域矣。是朋友者,四倫之所賴也。嗟夫!斯道之亡久矣,言語嬉媟④,尊俎嫗煦⑤,無論事之善惡,以順我者為厚交;無論人之奸賢,以敬我者為君子。躡足附耳,自謂知心;接膝拍肩,濫許刎頸。大家同陷于小人而不知,可哀也已。是故物相反者相成,見相左者相益。孔子取友曰“直”、“諒”、“多聞”⑥,此三友者,皆與我不相附會者也,故曰益。是故得三友難,能為人三友更難。天地間不論天南地北、縉紳草莽,得一好友,道同志和,亦人生一大快也。
【譯文】朋友之道,關(guān)系極為重大,所以與君臣、父子等并列為五倫。人生的德業(yè)、成就,不能缺少朋友的幫助。國君以法行事,是治理我們的人。父親以恩愛行事,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勸勉兒子努力向善的方面。兄弟之間和和樂樂,不會以切磋督促而傷害友愛之情。婦女主要做家務(wù)事,不能跟隨在男子的身邊。規(guī)勸改過,兒子雖然敢于爭辯,終究要避免不孝的嫌疑。至于面對嚴(yán)師,則會矜持收斂,不會讓嚴(yán)師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錯。在家中,則狎昵親愛,不會總是說那些勸人向善的大道理。只有朋友,朝夕相處,既不像進見老師那樣有一定的時間;朋友之間,于情于理都無嫌猜,又不像父子兄弟那樣言語有忌。一德有虧,朋友就會責(zé)備;一業(yè)廢輟,朋友就會規(guī)勸。正確的,就會相互勸勉;錯誤的,就會相互糾正。時間長了,互相感染切磋,不覺得有什么勞累和困難,就自然地進入了君子的行列。因此說,朋友之道是其他四倫的依賴。唉!朋友之道的淪亡也很久了,朋友相處,不是開開玩笑,就是吃吃喝喝,不管事情錯對,順著我的就是好朋友;不管人賢不賢,尊敬我的就是好人。成天嘀嘀咕咕,自認(rèn)為知心;拍肩接膝,胡亂承許為生死之交。大家同陷于小人之列而不知,真是可悲啊!所以物相反才能相成,意見不一致才能取長補短。孔子認(rèn)為朋友之道是“直”、“諒”、“多聞”,就是正直、信實,見聞廣博,這三種朋友,都不會隨聲附和,所以能對我有幫助。能得到這三種朋友很難,能成為別人這樣的朋友更難。天地間不論天南地北、縉紳草莽,得一好友,志同道合,也是人生一大快樂啊!
注釋
【注釋】①故與君父并列而為五:五,指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關(guān)系。 ②切偲:切蹉督促。 ③骎骎:馬速行貌,引申為疾速。 ④嬉媟:嬉,玩笑;媟,褻。玩笑時言語不莊重。 ⑤尊俎:盛酒食的器皿,這里指筵席間。嫗煦:好色貌。 ⑥“直”、“諒”、“多聞”:語出《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直,指正直。諒,指信實。《說文》:“諒,信也。”多聞,指見聞廣博。
上一篇:郊社,報天地生成之大德也。然災(zāi)沴有禳,順成有祈,君為私田則仁,民為公田則忠,不嫌于求福,不嫌于免禍。子孫之祭先祖,以追養(yǎng)繼孝也。自我祖父母以有此身也,曰賴先人之澤以享其余慶也,曰我朝夕奉養(yǎng)承歡,而一旦不復(fù)獻杯棬,心悲思而無寄,故祭薦以伸吾情也。曰吾貧賤不足以供菽水,今鼎食而親不逮,心悲思而莫及,故祭薦以志吾悔也。豈為其游魂虛位能福我而求之哉?求福已非君子之心,而以一飯之設(shè),數(shù)拜之勤,求福于先人,仁
下一篇:古今載籍莫濫于今日,括之有九:有全書,有要書,有贅書;有經(jīng)世之書,有益人之書,有無用之書;有病道之書,有雜道之書,有敗俗之書。《十三經(jīng)注疏》、《二十一史》,此謂全書。或撮其要領(lǐng),或類其俊腴,如《四書》、《六經(jīng)》集注、《通鑒》之類,此謂要書。當(dāng)時務(wù),中機宜,用之而物阜民安,功成事濟,此謂經(jīng)世之書。言雖近理,而掇拾陳言,不足以羽翼經(jīng)史,是謂贅書。醫(yī)技農(nóng)卜,養(yǎng)生防患,勸善懲惡,是謂益人之書。無關(guān)于天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