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廝隸之言直徹之九重①,臺省以之為臧否②,部院以之為進退③,世道大可恨也。或訝之。愚曰:天子之用舍托之吏部,吏部之賢不肖托之撫按④,撫按之耳目托之兩司⑤,兩司之心腹托之守令⑥,守令之見聞托之皂快⑦,皂快之采訪托之他邑別郡之皂快。彼其以恩仇為是非,以謬妄為情實,以前令為后官,以舊愆為新過,以小失為大辜⑧,密報密收,信如金石;愈偽愈詳,獲如至寶。謂夷、由污,謂屩、跖廉,往往有之。而撫按據以上聞,吏部據以黜陟。一吏之榮辱不足惜,而奪所愛以失民望,培所恨以滋民殃,好惡拂人甚矣。
【譯文】奴仆的話能一直上達到朝廷,臺省的主管大臣以這些話作為考核官吏的依據,部院的主管大臣以此作為部下官吏升降的標準,這樣的世道也太讓人遺憾了!有人對我的看法表示驚訝,我說:天子把用人的大權交給吏部,吏部把評定人賢與不賢的權力交給巡撫,巡撫又把考察官吏政績的權力交給布政司和按察司,兩司又把想要了解的事情托付郡守縣令去辦,郡守縣令又讓皂吏和捕快去打探消息,此地的皂吏捕快又托付其他郡邑的皂吏捕快代為打探。這些皂快以恩仇為標準來評論是非,把錯誤虛妄的當做正確實有的,把前任官吏做的事加到后任的頭上,把以前的過失當做新犯的錯誤,把小的失誤說成大問題。密報密收,聽的人深信不疑;愈是虛假不實的情況報告得愈詳細,聽的人如獲至寶。把伯夷、許由說成品德低下的人,把莊屩、盜跖說成是廉潔的人,這種情況往往出現。而巡撫根據這些就向上報告,吏部就根據這些決定官吏的升降。一名官吏的榮辱不足惋惜,而罷免了民眾熱愛的官吏使民眾失望,培植他們痛恨的官吏使他們遭殃,和民眾的好惡背離得太遠了。
注釋
【注釋】①廝隸之言直徹之九重:廝隸,指下層之仆役,如皂快等。徹,達。九重,指朝廷。 ②臺省以之為臧否:臺省,指中央宰輔所居之地。臧否,好壞。 ③部院以之為進退:部院,六部和都察院。進退,指官階的升降。 ④撫按:指巡撫。巡撫屬都察院,負責監察風紀,參與考察官吏等事。 ⑤兩司:即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據《明史·職官四》:“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凡僚屬滿秩,廉其稱職不稱職,上下其考報撫按以達于吏部、都察院。”“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糾官邪,戢奸暴,平獄訟,雪冤抑,以振揚風紀,而澄清其吏治。” ⑥守令:指府、州、縣官。 ⑦皂快:指皂隸和快手,皂隸為衙門中的賤役,出司呵殿,入執刑杖侍立。快手,為衙署中掌緝捕、行刑等職事的差役。 ⑧辜:罪。
上一篇:世無全才久矣,用人者各因其長可也。夫目不能聽,耳不能視,鼻不能食,口不能臭,勢也。今之用人不審其才之所堪,資格所及,雜然授之。方司會計,輒理刑名;既典文銓,又握兵柄。養之不得其道,用之不當其才,受之者但悅美秩而不自量。以此而求濟事,豈不難哉!夫公綽但宜為老而裨諶不可謀邑,今之人才豈能倍蓰古昔?愚以為學校養士,科目進人,便當如溫公條議,分為數科,使各學其才之所近,而質性英發能備眾長者,特設全才一科,
下一篇:圣王同民心而出治道,此成務者之要言也。夫民心之難同久矣。欲多而見鄙,圣王識度豈能同之?噫!治道以治民也,治民而不同之,其何能從?即從,其何能久?禹之戒舜曰:“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夫舜之欲豈適己自便哉?以為民也,而曰“罔咈”。盤庚之遷殷也,再四曉譬;武王之伐紂也,三令五申。必如此而后事克有濟。故曰“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我之欲未必非,彼之怒未必是,圣王求以濟事,則知專之不勝眾也,而不動聲色以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