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君子與小人共事必敗,君子與君子共事亦未必無敗,何者?意見不同也。今有仁者、義者、禮者、智者、信者五人焉,而共一事,五相濟則事無不成,五有主則事無不敗。仁者欲寬,義者欲嚴,智者欲巧,信者欲實,禮者欲文,事胡以成?此無他,自是之心勝而相持之勢均也。歷觀往事,每有以意見相爭至亡人國家,釀成禍變而不顧,君子之罪大矣哉。然則何如?曰:勢不可均,勢均則不相下,勢均則無忌憚而行其胸臆。三軍之事,卒伍獻計,偏裨謀事,主將斷一,何意見之敢爭?然則善天下之事亦在乎通者當權而已。
【譯文】君子與小人共事必然失敗,君子與君子共事也未必不失敗,為什么呢?是因為意見不同的緣故。現在有仁者、義者、禮者、智者、信者這樣五個人,而共同辦一件事,五人相互幫助,則事情沒有不成功的;五人各有主張,則事情沒有不失敗的。仁者要寬,義者要嚴,智者要巧,信者要實,禮者要修飾,事情怎能成功?這其中的原因沒有別的,只是認為自己正確的心情強烈,而互相牽制的力量又勢均力敵的緣故。歷觀往事,每每有因意見相爭以致置國破家亡釀成禍變而不顧的,這樣的君子,他們的罪孽就大了。那么怎么辦呢?我認為,勢不可均衡,勢均則都不愿讓步,勢均則都會毫無顧忌地實行自己心中的愿望。軍隊中的事情,士兵獻計獻策,偏將副將謀劃策略,主將最后做出決斷,哪敢再提出意見爭論呢!然而要想把天下的事辦好,也在于讓通達事理的人掌權而已。
上一篇:喜奉承是個愚障,彼之甘言卑辭、隆禮過情,冀得其所欲而免其可罪也。而我喜之、感之,遂其不當得之欲,而免其不可已之罪,以自蹈于廢公黨惡之大咎,以自犯于難事易悅之小人,是奉承人者智巧,而喜奉承者愚也。乃以為相沿舊規責望于賢者,遂以不奉承恨之,甚者羅織而害之,其獲罪國法圣訓深矣,此居要路者之大戒也。雖然,奉承人者未嘗不愚也,使其所奉承而小人也則可,果君子也,彼未嘗不以此觀人品也。
下一篇:審勢量力,固智者事,然理所當為而值可為之地,圣人必做一番,計不得成敗。如圍成不克,何損于舉動,竟是成當墮耳。孔子為政于衛,定要下手正名,便正不來,去衛也得,只是這個事定姑息不過。今人做事只計成敗,都是利害心害了是非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