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易》道①,渾身都是,滿眼都是,盈六合都是。三百八十四爻②,圣人特拈起三百八十四事來做題目,使千圣作《易》,人人另有三百八十四說,都外不了那陰陽道理③。后之學者求易于《易》,穿鑿附會以求通,不知《易》是個活底,學者看做死底;《易》是個無方體底④,學者看做有定象底。故論簡要,《乾》、《坤》二卦已多了;論窮盡,雖萬卷書說不盡。《易》底道理,何止三百八十四爻。
【譯文】《易》中講的道,每個人渾身都有,滿眼都能看見,整個天地之間都充滿了。三百八十四爻,是圣人特地拈出三百八十四件事來做題目,假使讓一千位圣人來寫《易》,人人都會另有三百八十四種說法,都離不開陰陽的道理。后來的學者從《易》中尋求變化的道理,用穿鑿附會的方法以求道理能講得通,不知《易》中講的道理是活的,而學《易》的人把它看成死的;《易》是個沒有固定方位和形體的東西,學習的人把它看成是有一定形體的。如果說簡要,《乾》、《坤》二卦已經多了;如果說窮盡,雖用萬卷書來解說也解說不盡。《易》的道理何止三百八十四爻!
注釋
【注釋】①易:即《周易》,六經之一,分經、傳兩部分。經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傳是對經的闡釋,共有十篇,即:《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又稱“十翼”。 ②三百八十四爻:《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故一部《周易》有三百八十四爻。 ③外不了:不出之外,無非是。 ④方體:固定的方位和形體。
上一篇:道者,天下古今共公之理,人人都有分底。道不自私,圣人不私道,而儒者每私之,曰“圣人之道”;言必循經,事必稽古,曰“衛道”。嗟夫!此千古之大防也,誰敢決之?然道無津涯,非圣人之言所能限;事有時勢,非圣人之制所能盡。后世茍有明者出,發圣人所未發而默契圣人欲言之心,為圣人所未為而吻合圣人必為之事,此固圣人之深幸而拘儒之所大駭也。嗚呼!此可與通者道,漢唐以來鮮若人矣。
下一篇:五色勝則相掩,然必厚益之,猶不能渾然無跡。惟黑一染不可辨矣。故黑者,萬事之府也,斂藏之道也。帝王之道黑,故能容保無疆;圣人之心黑,故能容會萬理。蓋含英采,韜精明,養元氣,蓄天機,皆黑之道也。故曰“惟玄惟默”。玄,黑色也;默,黑象也。《書》稱舜曰“玄德升聞”,《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得黑之精者也。故外著而不可掩,皆道之淺者也。雖然,儒道內黑而外白,黑為體,白為用。老氏內白而外黑,白安身,黑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