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治人治法不可相無,圣人竭耳目力,此治人也。繼之以規矩準繩、六律五音,此治法也。說者猶曰有治人無治法。然則治人無矣,治法可盡廢乎?夫以藏在盟府之空言,猶足以伏六百年后之霸主①,而況法乎?故治天下者以治人立治法,法無不善;留治法以待治人,法無不行。
【譯文】治理國家的人才和治理國家的法令制度,這兩方面都要具備。圣人竭耳目之力來治理國家,這就是治理國家的人才。接著又制定了規矩準繩、六律五音,這就是治理國家的法度。有人說:“只要有善于治國的人,可以不要那些治國的法度。”那么如果沒有善于治國的人才,法律制度能夠全部廢除嗎?周公藏在盟府中的一紙盟約,還足以制伏六百年后的霸主,何況是治國的大法呢?因此治理天下的人要利用善于治國的人才來制定治理國家的法令制度,這樣制定出來的法令制度沒有不適用的;保留下這些治國的大法等待治國人才的出現,法令沒有不能推行的。
注釋
【注釋】①“夫以藏在盟府之空言”二句:《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夏,齊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師……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盟府,藏盟約之處。
上一篇:做上官底只是要尊重,迎送欲遠,稱呼欲尊,拜跪欲恭,供具欲麗,酒席欲豐,騶從欲都,伺候欲謹。行部所至,萬人負累,千家愁苦,即使于地方有益,蒼生所損已多。及問其職業,舉是譽文濫套,縱虎狼之吏胥騷擾傳郵,重瑣尾之文移督繩郡縣,括奇異之貨幣交結要津,習圓軟之容辭網羅聲譽。至生民疾苦,若聾瞽然。豈不驟貴躐遷,然而顯負君恩,陰觸天怒,吾黨恥之。
下一篇:城門四聯:東延和門:青帝布陽春,郁郁蔥蔥,生氣溢沙隨之外;黃堂流德澤,融融液液,太和在梁苑之西。南文明門:萬丈文光,北射斗牛通魁柄;三星物采,東聯箕尾上臺躔。西寶成門:萬寶告成,耕夫織婦白叟黃童年年歌大有;五征來備,東舍西鄰南村北疃處處樂同人。北鐘祥門:洪濤來萬里恩波,遠抱崇墉浮瑞靄;玄女注千年圣水,潛滋環海護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