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一率作則覺有意味,日濃日艷,雖難事,不至成功不休;一間斷則漸覺疏離,日畏日怯,雖易事,再使繼續甚難。是以圣學在無息,圣心曰不已。一息一已,難接難起,此學者之大懼也。余平生德業無成,正坐此病。《詩》曰:“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①吾黨日宜三復之。
【譯文】一盡心竭意地去做,就覺得有意味,興趣會日益濃厚,雖然是難事,不到成功不止;一間斷就會漸覺疏遠,信心會日益減退而增加畏怯情緒,雖然是容易的事,再繼續下去也很困難。所以圣人的學問在于不間斷,圣人的思想在于不停止。一間斷一停止,就難接續起來,這是學者很害怕的事情。我平生德業無成,正因為有了這個毛病。《詩經》說:“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意思是說日有所就,月有所進,不斷地學習,以至于達到光明的境地。對這些話,我們應每天多次地溫習。
注釋
【注釋】①“日就月將”二句:語出《詩經·周頌·敬之》。其文曰:“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朱熹注:“此乃自為答之之言,曰我不聰而未能敬也,然愿學焉,庶幾日有所就,月有所進,續而明之,以至于光明。又賴群臣輔助我所負荷之任,而示我以顯明之德行,則庶乎其可及爾。”
上一篇:與人為善,真是好念頭。不知心無理路者,淡而不覺;道不相同者,拂而不入。強聒雜施,吾儒之戒也。孔子啟憤發悱,復三隅,中人以下不語上,豈是倦于誨人?謂兩無益耳。故大聲不煩奏,至教不茍傳。
下一篇:王心齋每以樂為學,此等學問是不曾苦底甜瓜,入門就學樂,其樂也,逍遙自在耳,不自深造真積、憂勤惕勵中得來。孔子之樂以忘憂,由于發憤忘食;顏子之不改其樂,由于博約克復。其樂也,優游自得,無意于歡欣,而自不憂;無心于曠達,而自不悶。若覺有可樂,還是乍得心;著意學樂,便是助長心。幾何而不為猖狂自恣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