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治國任人》類的詩句。
試玉句,作者原注“真玉燒三日不熱”。真玉喻有節操的人。這句喻有節操的人只有經過磨煉,才能得到他人的賞識。辨材句,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枕木。章,樟木。兩種樹都要長到七年才能分辨是何樹種。比喻人才須經過長期觀察才能認清究竟是否可托以重任。寫玉寫樹實是寫識才和辨才的道理。言簡意賅,有借鑒意義。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全唐詩》第487 4頁。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治國任人》類的詩句。
試玉句,作者原注“真玉燒三日不熱”。真玉喻有節操的人。這句喻有節操的人只有經過磨煉,才能得到他人的賞識。辨材句,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豫,枕木。章,樟木。兩種樹都要長到七年才能分辨是何樹種。比喻人才須經過長期觀察才能認清究竟是否可托以重任。寫玉寫樹實是寫識才和辨才的道理。言簡意賅,有借鑒意義。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全唐詩》第487 4頁。
上一篇:《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