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故夷、齊非湯、武①,明臣道也。此天下之大防也,不然則亂臣賊子接踵矣②,而難為君。天下不可一日無民,故孔、孟是湯、武,明君道也。此天下之大懼也,不然則暴君亂主接踵矣,而難為民。
【譯文】天下不可一天沒有國君,所以伯夷、叔齊批評商湯、周武王,這是為了闡明為臣之道。明臣道是天下的大防,不然亂臣賊子就會不斷出現,君主就難以維持政權了。天下不可一天沒有民眾,所以孔子、孟子認為商湯、周武王的做法是正確的,這是為了闡明為君之道。君道不明是天下最可怕的事。不然暴君亂主相繼出現,當個普通民眾也很困難了。
注釋
【注釋】①夷、齊非湯、武:夷,伯夷。齊,叔齊。《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湯,商湯,商朝的建立者。武,周武王。從采薇歌看,伯夷、叔齊雖無明確反對商湯的言行,但反對以暴易暴,以及以臣伐君,是間接批評了商湯。 ②接踵:足跟相接,連續不斷之意。
上一篇:進香叫佛,某不禁,同僚非之。余憮然曰:“王道荊榛而后蹊徑多,彼所為誠非善事,而心且福利之,為何可弗禁?所賴者緣是以自戒而不敢為惡也。故歲饑不禁草木之實,待年豐彼自不食矣。善乎孟子之言曰:‘君子反經而已矣。’‘而已矣’三字,旨哉妙哉,涵蓄多少趣味。”
下一篇:或問:士希賢,賢希圣,圣希天,何如?曰:體味之不免有病。士、賢、圣,皆志于天,而分量有大小,造詣有淺深者也。譬之適長安者,皆志于長安,其行有疾遲,有止不止耳。若曰:跬步者希百里,百里者希千里,則非也。故造道之等必由賢而后能圣,志之所希則合下便欲與圣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