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鑒賞
〔用間〕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鑒賞】這是孫子解釋五種間諜之一的“內間”是什么身份的名言。杜牧注:“敵之官人,有賢而失職者,有過而被刑者,亦有寵嬖而貪財者,有屈在下位者,有不得任使者,有欲因敗喪以求展己之才能者,有翻覆變詐、常持兩端之心者,如此之官,皆可以潛通問遺,厚貺金帛而結之,因求其國中之情,察其謀我之事,復間其君臣,使不和同也。”陳啟天注:“內間乃就敵國熟悉政情內幕之公務人員以充用之也。公務人員或為現任者,或為去職者,但求其熟悉敵國政情內幕即可。欲偵察敵國之重要軍政消息,須專賴此類內間。欲離間敵國之執政,或破壞敵國之企圖,尤須賴有此類內間。故內間之有無,系于戰爭之勝敗甚大也。”以上注釋,對敵方之官員能充當“內間”的情況,以及內間在戰爭勝敗中的重大作用,都作了詳盡而中肯的分析。“內間”因為是敵方的官員,知道的情況多,反復向背的作用大,故戰爭的指揮者和決策者往往對其更加重視。
1929年蔣桂戰爭時,蔣介石以重金收買李宗仁部師長楊騰輝,使其在戰爭中背叛李。這樣,李軍只得撤出武漢,潰退至廣西。蔣介石因為有楊騰輝這個“內間”作呼應,故在戰爭中很快擊敗李宗仁而取得勝利。不久,蔣介石又與馮玉祥發生矛盾。蔣乃誘使馮玉祥部下第6軍軍長韓復榘到漢口面談,并以允諾韓復榘擔任河南省主席進行籠絡,唆使韓反叛馮玉祥。在與馮玉祥的斗爭中,蔣介石因為有韓復榘這個“內間”進行搗亂,再一次取得勝利,馮軍被迫退縮至潼關以西。
蔣介石對于各路軍閥,總會物色一些其部下的將領,以重金收買或許以高官,使其背叛主子,為蔣效勞。這樣“因其官人而用之”,蔣介石把各路軍閥手下的一些將領,變成他的“內間”,因而在與其他軍閥的沖突中他總能獲勝。
在革命戰爭中,解放軍也可“因其官人而用之”,策動國民黨軍的一些將領舉行起義,使其成為解放軍的“內間”,以加快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下一篇:孫子兵法·主題篇·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