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圣賢處天下事,委曲紆徐,不輕徇一己之情,以違天下之欲,以破天下之防。是故道有不當直,事有不必果者,此類是也。譬之行道然,循曲從遠,順其成跡,而不敢以欲速適己之便者,勢不可也。若必欲簡捷直遂,則兩京程途,正以繩墨,破城除邑,塞河夷山,終有數百里之近矣,而人情事勢不可也。是以處事要遜以出之,而學者接物怕徑情直行。
【譯文】圣賢處理天下的事情,委曲紆徐,不輕易順從自己的感情,來違背天下人的愿望,破壞天下的紀綱。因此走路有時不必非走直路,辦事也不一定非有成果,就是這個原因。比如行路,按照曲折的道路一直向遠方行進,順著前人踏出的道路走,不敢為了迅速到達而走自己認為便捷的道路,這是形勢不允許的。如果一定要求簡捷直達,那么從西京長安到東都洛陽,用繩墨直著量一量,拆毀城市,堵塞河流,夷平山脈,那就只有數百里的路程了,但這樣做從人情事勢上是辦不到的啊!所以處理事務要謙遜、退讓,而學者待人接物就怕任意直行。
上一篇:語之不從,爭之愈勍,名之乃驚。不語不爭,無所事名,忽忽冥冥,吾事已成,彼亦懵懵。昔人謂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予以為動聲色則不能措天下于泰山矣。故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下一篇:某應酬時,有一大病痛,每于事前疏忽,事后點檢,點檢后輒悔吝。閑時慵懶,忙時迫急,迫急后輒差錯。或曰:此失先后著耳。肯把點檢心放在事前,省得點檢,又省得悔吝;肯把急迫心放在閑時,省得差錯,又省得牽掛。大率我輩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心。一謹之不能,而謹無益之謹;一勤之不能,而勤無及之勤。于此心倍苦,而于事反不詳焉。昏懦甚矣,書此以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