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一人買布一匹,價錢百五十,令染人青之。染人曰:“欲青錢三百。”既染矣,逾年而不能取,染人牽而索之曰:“若負吾錢三百①,何久不與?吾訟汝。”買布者懼,跽而懇之曰②:“我布值已百五十矣,再益百五十,其免我乎!”染人得錢而釋之。
【譯文】一個人買了一匹布,價錢一百五十錢,讓染匠染成青色。染匠說:“想染成青色,需要三百錢。”染好了,過了一年買布的人也沒去取,染匠拉著他索要染錢,說:“你欠我三百錢,為什么這么長時間不還我?我要去告你。”買布人很害怕,跪著懇求說:“我的布值是一百五十錢,再給你一百五十錢,你就饒了我吧!”染匠得到錢就把他放了。
注釋
【注釋】①若:你。 ②跽:跪而聳身,以示敬意。
上一篇:有膾炙于此,一人曰咸,一人曰酸,一人曰淡,一人曰辛,一人曰精,一人曰粗,一人曰生,一人曰熟,一人曰適口,未知誰是。質之易牙而味定矣。夫明知易牙之知味,而未必己口之信從,人之情也。況世未必有易牙,而易牙又未易識,識之而又未必信從已。嗚呼!是非之難一久矣。
下一篇:發去木一段,造神櫝一、鏡臺一、腳桶一。錫五斤,造香爐一、酒壺一、溺器一。此造物之象也。一段之木,五斤之錫,初無貴賤榮辱之等,賦畀之初無心,而成形之后各殊。造物者亦不知莫之為而為耳。木,造物之不還者,貧賤憂戚當安于有生之初;錫,造物之循環者,富貴福澤莫恃為固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