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出自哪里,《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什么意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原文出處,《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賞析。
【出處】 五代·馮延巳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棄久》
【鑒賞】 每天都在花前飲酒,每次總是喝得昏沉爛醉,一點也不關心那鏡里原本紅潤的面容,已經日益清瘦了。春花怒放,惆悵依舊,借酒消愁,不顧滿面病容,也不管身軀逐漸消瘦,只愿酒能解愁。作者以此詩感嘆人生不如意,百般愁緒,難以排解。
【原詞】 誰道閑情拋棄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 “拋棄” 或作 “拋擲”)
上一篇:《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