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私恩煦感,仁之賊也;直往輕擔(dān),義之賊也;足恭偽態(tài)①,禮之賊也;苛察歧疑,智之賊也;茍約固守②,信之賊也。此五賊者,破道亂正,圣門斥之。后世儒者往往稱之以訓(xùn)世,無識也與!
【譯文】用私恩來感動人,是仁之賊;不辨是非就徑直前往、勇于承擔(dān),是義之賊;過分謙恭虛偽的態(tài)度,是禮之賊;過分地苛求察考,走入了歧途,發(fā)生了疑惑,是智之賊;隨便和別人約定,又頑固地堅守約定,是信之賊。這五種情況,破壞了道義,危害了正理,圣人是排斥的。而后世儒者往往稱贊它并用來教導(dǎo)世人,也太沒見識了吧!
注釋
【注釋】①足恭偽態(tài):裝作十足恭敬的樣子。 ②茍約:隨便約定。
上一篇:儒者之末流與異端之末流何異?似不可以相誚也。故明于醫(yī)可以攻病人之標(biāo)本,精于儒可以中邪說之膏肓。辟邪不得其情,則邪愈肆;攻疾不對其癥,則病愈劇。何者?授之以話柄而借之以反攻,自救之策也。
下一篇:朱子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為初學(xué)言也。君子為善,只為性中當(dāng)如此,或此心過不去。天知、地知、人知、我知,渾是不求底。有一求心,便是偽,求而不得,此念定是衰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