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恕人有六①:或彼識見有不到處,或彼聽聞有未真處,或彼力量有不及處,或彼心事有所苦處,或彼精神有所忽處,或彼微意有所在處。先此六恕,而命之不從,教之不改,然后可罪也已。是以君子教人而后責人,體人而后怒人②。
【譯文】有六種情況,可以寬恕別人:或者因為他識見不到,或者因為他聽聞不真,或者因為他力量不夠,或者因為他心中有難言之苦,或者因為他精神有所疏忽,或者因為他另有微妙的用意。先考慮這六種情況予以寬恕,而后不服從命令,不聽從教育的,可以進行懲處。因此君子先教育人,然后才責罰人;先體諒人,然后才怪罪人。
注釋
【注釋】①恕人:寬恕人。 ②體人:體諒人。
上一篇:攻人者,有五分過惡只攻他三四分,不惟彼有余懼,而亦傾心引服,足以塞其辯口。攻到五分已傷渾厚,而我無救性矣。若更多一分,是貽之以自解之資,彼據其一而得五,我貪其一而失五矣。此言責家之大戒也。
下一篇:笞、杖、徒、流、死,此五者,小人之律令也。禮、義、廉、恥,此四者,君子之律令也。小人犯律令刑于有司,君子犯律令刑于公論。雖然,刑罰濫及,小人不懼,何也?非至當之刑也。毀謗交攻,君子不懼,何也?非至公之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