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修養(yǎng)名言大全·榮辱為人生大節(jié)》的名人名言
人不可為了榮華和虛名給自己招來危險。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自夸的人的虛榮性格顯示他的隱秘的惡。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對可恥的行為的追悔是對生命的拯救。
〔古希臘〕 德謨克利特引自 《西方倫理學(xué)名著選輯》
名譽的確好像一條河,能載輕浮中空之物而淹沒沉重堅實之物。
〔英〕弗·培根《培根論說文集》
欲代上天行懲,先應(yīng)玉潔冰清;持弓唯謹唯慎,孜孜以德自制。
〔英〕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
咒詛使人振奮,贊譽使人松懈。
〔英〕布萊克《布萊克詩選》
我不盼望我的墓碑上飾著詩人的桂冠,我只要戰(zhàn)士、寶劍和盔帽。
〔德〕海涅《旅行的圖畫·從慕尼黑到熱那亞》
總有一天,我要從我自己的名譽中突圍而出。
〔印度〕 泰戈爾 引自1985年7期《社會科學(xué)評論》
不知恥則不得譽。
《荷蘭諺語》
享著幸福時,要想到艱苦; 得到榮譽后,更需要謙遜。
《蒙古諺語》
自己的榮譽掌握在自己手里。
《孟加拉諺語》
只有懂得羞恥的人,才懂得如何珍惜榮譽。
《朝鮮諺語》
榮譽和自私不能并存于一體。
《英國諺語》
對于輕浮而愚蠢的人;榮譽和財富是危險之物。
《希臘諺語》
只有懂得羞恥的人,才懂得如何珍惜榮譽。
《朝鮮諺語》
在名利的土壤中不會長出好莊稼。
美名難得而易失。
《英國諺語》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戰(zhàn)國)孟軻《孟子·離婁上》
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莊周《莊子·盜跖》
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戰(zhàn)國)荀況《荀子·榮辱》
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益者榮。
(漢) 賈誼《新語·本行》
妄譽,仁之賊也; 妄毀,義之賊也。
(漢) 揚雄《法言·淵騫》
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
(漢)王符《潛夫論·論榮》
功成恥受賞,高節(jié)卓不群。
(晉)左思《詠史八首》
情清者榮,性濁者辱。
(晉)左芬《啄木詩》
不受虛譽,不祈妄福,不避死義。
(隋)王通《中說·禮樂篇》
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
(唐)齊己 《君子行》
不為茍得以偷安,不為茍免而無恥。
(唐)魏征《群書治要·韓子大體》
從善則有譽,改過則無咎。
(唐)吳兢《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省躬知任重,寧止昌榮非。
(唐)沈佺期《自考功員外授給事中》
名光閑不得,到處人爭議;誰知冰雪顏,已雜風(fēng)塵色。
(唐)盧綸《送吉中孚歸楚州舊山》
死辱片時痛,生辱長年羞。
(唐)孟郊《苦學(xué)吟》
名高毀所集,言巧智難防。
(唐)劉禹錫《萋兮吟》
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
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宋)蘇洵《遠濾》
保初節(jié)易,保晚節(jié)難。
(宋)朱熹《名臣言行錄》
名節(jié),道之藩籬,藩籬不守,其中未有能獨存者也。
(明) 陳獻章《白沙語要》卷一
賞及淫人,則善者不以賞為榮;罪及善者,則惡者不以罰為辱。
(明)呂坤《呻吟語·刑法》
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子;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
(明)顧炎武《秋風(fēng)行》
惡莫大于毀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清) 申居鄖 《西巖贅語》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為光榮;忠正之士,不以窮達易志操。
(清) 申涵煜《省心短語》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剩稿》
虛榮的人注重自己的名字;
光榮的人注重祖國的事業(yè)。
王杰《王杰日記》
屈服在權(quán)威的前面,是一種恥辱。
張聞天 引自 《佳句秀語大辭典》
不知羞恥的人,決不會有美德。
《中國諺語》
人無廉恥,不如早死。
《中國諺語》
上一篇:關(guān)于《節(jié)日》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guān)于《集體名言大全·融入集體所向披靡》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