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集體名言大全·融入集體所向披靡》的名人名言
沒有人會選擇孤立狀況的整個世界,因為人是政治生物,他的本性要求與他人一起生活。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
不論在思考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兩個人都比一個人更有力量。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人是一種部落動物,是生活在一個有一個首領的部落中的個體動物。
〔奧地利〕弗洛伊德《集體心理學和自我分析》
社會順應是自卑問題的正面反映,正因為個人感到自卑和軟弱無能,我們才看到了人類是生活在社會中的。那么也就可以說,社會興趣和社會合作乃是個人獲救的道路。
〔奧地利〕 阿·阿德勒《生活的科學》
當人在孤身獨處時,個人的利益幾乎成了唯一的動力; 而當個人處于集體中時,這種個人利益簡直是不起眼的。可以說,一個個人具有的道德標準是由集體建立的。
〔奧地利〕弗洛伊德《集體心理學和自我分析》
個人的脆弱性和種種限制,使得他無法單獨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假使只有他孤零零地活著,并且想只憑自己的力量來應付自己的問題,他必然會滅亡掉。他無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人類的生命也無法延續下去。他必須和他人發生聯系,此種聯系是因為他的脆弱、無能和限制所造成的。個人為自己的幸福,為人類的福利,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和別人發生關聯。
〔奧地利〕 阿·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
〔德〕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為了讓個人服從,整體就獲得大勢力。時代越往后推移,勢力越大,就越需共同活動。
〔德〕奧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人只有在人們中間才能成為人。
〔德〕貝歇爾 引自《人生格言》
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的不幸堆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數人都甘愿接受一份,欣然離去。
〔德〕 蘇格拉底 引自《人生格言》
一個人只靠自己是存在不下去的,因此人總樂于參加一個集體;即使他在那個集體里得不到休息,但無論如何他總可以得到心靈的平靜與人身的安全。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德〕馬克思《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
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
〔德〕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 導言》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德〕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所有推進或擾亂個人生活健康發展的品質和行為,同時也傾向于對集體生活的發展產生有益或有害的效果。但反過來也是真實的,有利于社會的德性也傾向于對個人幸福產生一種好的結果。而缺少這些德性對個人生活卻是個傷害。
〔德〕包爾生《倫理學體系》
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點我們全體的影子。
〔德〕利希滕伯格《格言集》
人已成為一個大勞動體中的一員或一環,必須絕對遵從這大勞動體的要求。
〔德〕奧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兩個人一樣的:真是人跟人各異,石頭跟石頭不同。然后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群英譜。
〔俄〕富爾曼諾夫《恰巴耶夫》
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并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他的面前一片昏暗,只有利己主義和注定的悲哀。但是,人如果不是為個人活著,而是把自己融化在社會里,那便很難殺死他。因為想殺死他,就必須殺死周圍的一切,殺死整個國家,整個生活才行……。
〔俄〕奧斯特洛夫斯基引自 《論修養》
盡本分是人的相互關系的法則,在人的相互關系中,一個人的利益、幸福和歡樂有賴于能使他人得到利益、幸福和歡樂。
〔俄〕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在集體中和在社會中,個人是否善于服從表達集體利益的指令,具有重大的作用。服從,這是一個人積極的內心活動最強有力的表現形式之一。自覺服從,按其實質而言,就是個人紀律性和組織性的表現,它要求一個人要具有高度成熟的自尊感。
〔俄〕蘇霍姆林斯基《培養集體的方法》
通常我們看人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力量和美。而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這兩種東西,完全要看他對前景所抱的態度。假如一個人的行為是由最近的前景來決定的,那他就是一個最軟弱的人。假如他只以個人的前景、縱然是遠大的前景為滿足,他這個人可能顯得很強有力,但是不能使我們感到人格的美和人格的真正的價值。如果集體的成員把集體的前景看做個人的前景,集體愈大,個人也就愈美,愈高尚。
〔俄〕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
一個人若不和其他人一道組成社會,則無法獲得精神、道德、物質上的生存。
〔法〕皮埃爾·勒魯《論平等》
自己是蒙受犧牲的集體中的一個成員,他應該通過保衛這個集體來保衛自己。
〔法〕 杜伽爾 《蒂博一家》
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法〕 巴爾扎克 引自《人生格言》
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勝過野獸的主要優點就在于我們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之中。一個人如果生下來就離群獨居,那么他的思想和感情中所保留的原始性和獸性就會達到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個人之所以成為個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義,與其說是靠著他個人的力量,不如說是由于他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從生到死,社會都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美〕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
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決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
〔美〕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
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系著我們自己的全部幸福; 然后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地向往著儉樸的生活,并且時常為自己占有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
〔美〕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
只有當個體的生存歷程與人類的生存歷程合二為一,個體才能參與歷史行程中的人類發展。
〔美〕馬斯洛《人的潛能和價值》
整體是個人擴大了的影子。
〔美〕 愛默生 《隨筆集》
一旦容忍了所愛的人的不同性格,我們就會發現,正是這些差異賦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神奇的色彩。求全責備是愚蠢的,世間絕無完人,關鍵是要互相諒解,相安求樂。
〔美〕 阿迪斯·惠特曼《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
在所有的生物種類中,我們人類的社會性是最根深蒂固的,相互依靠的程度甚至超過最著名的社會性昆蟲,社會生活方面的想象力和靈巧性更是無與倫比。
〔美〕托馬斯《水母和蝸牛》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確立一個思想,即自己對這個社會是有用的。最可怕的是人們認為自己無用。如果領導者和教師用這樣的思想來教育人,則是罪大惡極。一切不負責任的行為將從這里產生,甚至對自己的生命也會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一個人應該有信念:“我在這點上是拿手的,我不做這個工作,會給社會帶來損失。”這樣,他就會豁出命來去從事自己的事業,他才會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日本〕大松博文《魔鬼大松的自述》
我們不贊同受本人欲望及感情驅使去冒犯法律與命令的叛徒; 我們認為,只有為了群體而犧牲自己的悲劇人物才最值得我們欽佩。
〔瑞士〕海塞《玻璃珠游戲》
一個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人和人之間關系的一個體系。人不僅僅是個體而且也是一種社會動物,因為他如果和其余的人彼此之間沒有關系,他就完全無法生存。而一個社會,我們可以說,是人和人之間關系的產物,而他們的這種關系的產生是由于他們個人活動范圍的一致。
〔英〕 湯因比 《歷史研究》
不管一個人的力量是大還是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總比一個人單干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英〕 巴特勒 《眾生之路》
個人主義,在歷史的某時期中有它的價值,但在現在的世界里,我所需要的是社會的,而不是個人的幸福的觀點。
〔英〕 羅素《我的信仰》
一個人如果想起什么作用,就會給自己招來個敵人。想要受歡迎就得做個庸人。
〔英〕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
也許是上帝的安排,為了使我們不能互相稱霸,沒有任何個人應該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至他的退休或逝世會在世界上產生空白。
〔英〕 塞繆爾·約翰遜《漫步者》
群居的喜鵲,比獨行的老虎有力量。
《蒙古諺語》
微風聚在一起,就有臺風的力量。
《越南諺語》
以眾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
(春秋)管仲《管子·形勢解》
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曰?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
(戰國)荀況《荀子·王制》
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
(戰國)韓非《韓非子·觀行》
得眾動天,美意延年。
(戰國)荀況《荀子·致士》
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用眾》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 飛鳥成列,鷹鷲不擊;眾人成聚,圣人不犯。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而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明堂所賴者唯一柱,然眾材附之乃立;大勛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謀濟之乃成。
(宋) 石介 《上范經略書》
人道以合群為義,以合群而強。
康有為《政論集·物質救國論》
以群而強,以孤而敗。
譚嗣同 《譚嗣同全集·群萌學會敘》
人不專私其利,則積一人之智力以為一群之智力,而吾之群強。
嚴復《嚴復詩文選·國聞報緣起》
一個人能有多少力量、多少時間? 即使你的精力很強,“天下第一”,也要有天下第二、天下第三的人來幫助扶持,你才會成功。
陳云《陳云文選》
眾志成城不可摧,棄之卻之終自絕。
何香凝《紀念死難烈士》
三人一條心,其力之大可斷金。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國慶頌》
一個人如果把個人作為生活的中心,就永遠不能理解生活的美好。一粒沙怎么能包容整個世界?個人是在集體的事業中才顯露光輝的。
吳運鐸《人生絮語》
沒有無數的渺小,就沒有偉大。離開了集體,偉大又一化而為渺小。
秦牧《海灘拾貝》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 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鋒《雷鋒日記》
一個拿不起,兩個抬得動,三個不費力,四個更輕松。
《中國諺語》
一只山羊被狼吃掉,十只山羊把狼嚇跑。
《中國諺語》
一人背一擔; 萬人湊成山。
《中國諺語》
人多智謀廣,柴多火焰高。
《中國諺語》
上一篇:關于《修養名言大全·榮辱為人生大節》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品德·行動》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