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屈原《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這是屈原被放逐后問卜者的一段話,大意是:奸邪得勢,忠良被誣。黃鐘:古十二律之一,這里比喻廉正忠誠的人,實指屈原自己。瓦釜:瓦缶,古時一種瓦制打擊樂。比喻朝廷上的讒邪小人。本條兩句:黃鐘被毀棄不用了,破瓦缶倒像雷似的響了起來。比喻忠良被貶逐,奸邪氣焰囂張。
戰(zhàn)國·屈原《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這是屈原被放逐后問卜者的一段話,大意是:奸邪得勢,忠良被誣。黃鐘:古十二律之一,這里比喻廉正忠誠的人,實指屈原自己。瓦釜:瓦缶,古時一種瓦制打擊樂。比喻朝廷上的讒邪小人。本條兩句:黃鐘被毀棄不用了,破瓦缶倒像雷似的響了起來。比喻忠良被貶逐,奸邪氣焰囂張。
上一篇:《黃金若糞土,肝膽硬如鐵.》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黃鶴一去不復(fù)返.》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